健康養身★膽結石患者更容易罹患膽囊癌? 專家剖析10大危險因子

膽結石患者更容易罹患膽囊癌? 專家剖析10大危險因子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許多人聽過膽囊結石,發作時痛到在地上打滾,但膽囊也可能長出壞東西,台灣每年就有1千多人罹患膽囊癌。膽囊位於腹腔深處,很難透過觸診發現異狀,不少患者是在出現上腹痛、噁心嘔吐、食慾與體重下降、右腹出現腫塊、黃疸等不適症狀時,就醫檢查才確診。


膽囊癌好發年齡在60至70歲民眾,女性多於男性,約3比1,有些人以為膽石症或膽囊炎症狀為主要表現腹痛、噁心、嘔吐,但也有病人則完全沒有症狀,在健康檢查時,影像檢查才意外發現罹癌。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發生膽囊癌的原因至今依然不明,有著各種假設,例如,膽石症之慢性刺激、膽汁滯留、感染原、炎性腸道疾病,或者原先良性腺瘤惡化而來,但均未能證實。至於膽結石是否會導致膽囊癌?賴基銘指出,長期追蹤無症狀膽石症患者,僅有不到百分之1之病人罹患膽囊癌,因此這項說法是否可信,仍有待證實。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衛教資料則整理出膽囊癌10大危險因子:


▸女性
▸年紀大於65歲
▸肥胖、高血糖
▸經常曝露於致癌物之中(如戴奧辛、吸菸等)
▸膽囊腺瘤、膽囊鈣化
▸原發性膽道硬化症
▸膽囊慢性發炎
▸慢性感染沙門氏菌或幽門螺旋桿菌
▸先天性膽道囊腫
▸不正常的膽管胰管接合


臨床顯示,超音波掃描是診斷膽囊癌的最佳工具,方便可行且不具侵襲性,目前為篩檢膽囊癌的第一線工具。確診後,以手術切除為主,預後還不錯,但如果癌細胞轉移至肝臟、肺臟、骨頭等其他器官,術後還需合併放療、化療,療效較差。


賴基銘表示,膽囊炎、膽結石、磁化膽囊、膽胰管合流異常都是膽囊癌的高危險因子,一旦發現膽囊疾病,應積極治療,如果膽囊內有息肉或息肉樣病變,則需定期追蹤檢查。


更多NOW健康報導
▸秋冬季節溼疹反覆發作! 肝功能不佳恐增加治療困難度
▸植牙不單是補缺! 牙醫師:術前應同時評估牙周與齒列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生薑祛病保健的方法由來已久。 《神農本草經》記載: 生薑性味辛溫,入肺、脾、胃經,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祛痰祛寒、補氣平喘的作用; 經常被用來治療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等症。 ▲營養科主任張曄老師做客北京衛視 傳統醫學認為: 薑能增強血液循環,有刺激胃液分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在台灣,人們生活壓力大,工作緊繃,長期下來不管身理心理都不堪負荷,受到近日事件影響,許多人對於精神病患者總是心懷疑慮,但其實精神病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只要願意接受治療,病情可以獲得控制,台南市政府舉辦了「轉晴人生 精神疾病去污名化」徵文競賽,在此分享醫療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關於阿斯匹靈是否應作為心臟病、大腸癌的初級預防藥物,在美國不同團體間已爭論多年。最近,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PSTF)公布最新指引,仍有醫療專業人士持不同看法,認為建議之根據並不充分,且強調個人在決定是否將阿斯匹靈作為心血管疾病的初級預防藥物時,需要與醫師充分討論...

閱讀詳情 »

 它被稱為「男人果」,對腎虛、脫髮 白髮、失眠的男性特別好!!愛妳的男人就餵他一顆!" 桑葚因為有補腎的食療價值,所以被稱之為「男人果」,可見,它對於男人很好。中醫認為桑葚是入肝、腎經,可以養肝補腎,腎其華在發,如果腎強壯,就不會掉頭髮白頭髮。桑葚還可以生津止渴,安神降燥,那些壓力大、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