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NOW健康 王詩茜/高雄報導】生活中,您是否曾因為做家事或是工作中反覆使用手腕、手肘,而導致媽媽手、網球肘、腕隧道症候群等重複性肌肉骨骼傷害呢?有時民眾會自行購買護腕或護肘,但多為軟質,保護效果有限;遇到狀況嚴重時,民眾可能會到復健科就醫,甚至透過醫師轉介,由職能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量身訂做「副木」。


什麼是「副木」? 醫師講解復健神器


到底這個「副木」是什麼?又有什麼效果?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高雄長庚醫院李炎諭醫師來為民眾解惑。


李炎諭醫師指出,副木是1種醫療器材,屬於低溫熱塑型材質,放在60℃至70℃的熱水中加工成型,可依病人需求量身訂製成不同的形狀,並且直接在受傷肢體上塑形,優點為重量輕、穿脫方便,擁有良好的支撐和保護效果。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認識副木5大功能


1.保護與支撐:在受傷骨折或是開刀後使用,可固定關節與支撐軟組織,能取代過去厚重的石膏,幫助組織安全癒合。


2.限制或改善關節的活動:例如手腕在過度或反覆彎曲可能會壓迫正中神經而引發腕隧道症候群,穿戴副木可以限制並避免過度活動,也可支撐腕關節,進而減少麻痛的症狀。


3.避免痙攣的後遺症:中風、腦傷、脊髓損傷常會合併肢體痙攣,張力變大,副木可以預防關節攣縮或變形加劇。


4.輔助無力肌肉執行動作:副木可以支撐無力的肌肉,協助執行功能性動作,例如因橈神經麻痺所引發的垂腕症可用副木輔助以動作。


5.依據不同需求加強擺位:例如預防燒燙傷後疤痕的攣縮。


常見的5大副木種類


1.大拇指固定副木:用於媽媽手、拇指關節扭傷發炎、大拇指板機指,可限制並提供拇指肌腱、關節良好擺位。


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大拇指固定副木。(資料來源/食藥署;圖/NOW健康製作)


2.抗痙攣副木:中風、腦傷、脊髓損傷等疾病會導致上肢痙攣,此副木可提供痙攣的肌肉長時間伸展與擺位,減少肌肉張力,預防關節攣縮或變形。


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抗痙攣副木。(資料來源/食藥署;圖/NOW健康製作)


3.豎腕副木:用在腕隧道症候群、腕骨、遠端尺骨/橈骨骨折等,可限制擺位減少正中神經壓迫,或在骨折癒合期保護關節。


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豎腕副木。(資料來源/食藥署;圖/NOW健康製作)


4.後置型足踝副木:用於長期臥床垂足、足部痙攣、腓神經病變、足踝部骨折、阿基里斯腱撕裂術後,作用是限制擺位、減少痙攣或關節攣縮,改善垂足,或在骨折或肌腱癒合期保護作用。


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後置型足踝副木。(資料來源/食藥署;圖/NOW健康製作)


5.前置型足踝副木:一般用在中風或腦傷後垂足或內翻足、足部痙攣,可以改善垂足與足內翻,從而改善步態。


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前置型足踝副木。(資料來源/食藥署;圖/NOW健康製作)


食藥署最後提醒大家,副木為醫療器材,依照病人不同需求,會有不同的設計、製作、穿戴方式及穿戴時間,應依復健科醫師及治療師的指導使用,才能達到良好的支持及保護效果。


更多NOW健康報導
▸秋冬季節溼疹反覆發作! 肝功能不佳恐增加治療困難度
▸植牙不單是補缺! 牙醫師:術前應同時評估牙周與齒列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一年多來,35歲的董小姐夜間磨牙情形加劇,兩側下頷肌肉酸痛鼓脹,臉型因而有改變。細問之下,董小姐除了磨牙外,因在兩年前離婚、感情生活的不順遂而尚有其他焦慮的症狀。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昀指出,磨牙是相當常見的問題;引起磨牙的機轉尚有爭議,但目前認為是因腦部神經...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為何自己妻子在愛愛時,越是興奮的情況下表情越痛苦。許多人在夫妻生活中可能會注意到,女性在達到高潮時會出現痛苦的表情。此時,她們在生理上獲得極大快感,但為什麼看起來會很痛苦呢? 夫妻生活高潮與疼痛,為何面部表情是一樣的。這是因為大腦和脊髓控制高潮和疼痛的部位是相互重疊的,這種緊密聯繫難...

閱讀詳情 »

  本文由北京科技報社全媒體中心採編製作 文/記者 齊亞鳳 曾有一篇《死亡前72小時是什麼感覺?》的文章關注度非常高,它涉及到的其實是醫學上「臨終關懷」的話題,但這篇文章體現了過多的自我感受,缺乏醫學基礎。 記者向多位醫學工作者瞭解得知,臨終病人到底心理狀態如何,雖然目前科學的研究不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6個月大男嬰因腸胃炎拉肚子超過兩週,並反覆發燒,爸媽還以為是感冒,經檢查才發現是沙門氏菌引起腸胃炎合併菌血症,還好治療後恢復情況良好。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主任表示,嬰兒抵抗力比較弱,腸胃保護性差,如發生腸胃炎時間超過5天,家長一定要提高警覺,儘速就醫。 症狀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