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NOW健康 王詩茜/高雄報導】生活中,您是否曾因為做家事或是工作中反覆使用手腕、手肘,而導致媽媽手、網球肘、腕隧道症候群等重複性肌肉骨骼傷害呢?有時民眾會自行購買護腕或護肘,但多為軟質,保護效果有限;遇到狀況嚴重時,民眾可能會到復健科就醫,甚至透過醫師轉介,由職能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量身訂做「副木」。


什麼是「副木」? 醫師講解復健神器


到底這個「副木」是什麼?又有什麼效果?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高雄長庚醫院李炎諭醫師來為民眾解惑。


李炎諭醫師指出,副木是1種醫療器材,屬於低溫熱塑型材質,放在60℃至70℃的熱水中加工成型,可依病人需求量身訂製成不同的形狀,並且直接在受傷肢體上塑形,優點為重量輕、穿脫方便,擁有良好的支撐和保護效果。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認識副木5大功能


1.保護與支撐:在受傷骨折或是開刀後使用,可固定關節與支撐軟組織,能取代過去厚重的石膏,幫助組織安全癒合。


2.限制或改善關節的活動:例如手腕在過度或反覆彎曲可能會壓迫正中神經而引發腕隧道症候群,穿戴副木可以限制並避免過度活動,也可支撐腕關節,進而減少麻痛的症狀。


3.避免痙攣的後遺症:中風、腦傷、脊髓損傷常會合併肢體痙攣,張力變大,副木可以預防關節攣縮或變形加劇。


4.輔助無力肌肉執行動作:副木可以支撐無力的肌肉,協助執行功能性動作,例如因橈神經麻痺所引發的垂腕症可用副木輔助以動作。


5.依據不同需求加強擺位:例如預防燒燙傷後疤痕的攣縮。


常見的5大副木種類


1.大拇指固定副木:用於媽媽手、拇指關節扭傷發炎、大拇指板機指,可限制並提供拇指肌腱、關節良好擺位。


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大拇指固定副木。(資料來源/食藥署;圖/NOW健康製作)


2.抗痙攣副木:中風、腦傷、脊髓損傷等疾病會導致上肢痙攣,此副木可提供痙攣的肌肉長時間伸展與擺位,減少肌肉張力,預防關節攣縮或變形。


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抗痙攣副木。(資料來源/食藥署;圖/NOW健康製作)


3.豎腕副木:用在腕隧道症候群、腕骨、遠端尺骨/橈骨骨折等,可限制擺位減少正中神經壓迫,或在骨折癒合期保護關節。


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豎腕副木。(資料來源/食藥署;圖/NOW健康製作)


4.後置型足踝副木:用於長期臥床垂足、足部痙攣、腓神經病變、足踝部骨折、阿基里斯腱撕裂術後,作用是限制擺位、減少痙攣或關節攣縮,改善垂足,或在骨折或肌腱癒合期保護作用。


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後置型足踝副木。(資料來源/食藥署;圖/NOW健康製作)


5.前置型足踝副木:一般用在中風或腦傷後垂足或內翻足、足部痙攣,可以改善垂足與足內翻,從而改善步態。


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前置型足踝副木。(資料來源/食藥署;圖/NOW健康製作)


食藥署最後提醒大家,副木為醫療器材,依照病人不同需求,會有不同的設計、製作、穿戴方式及穿戴時間,應依復健科醫師及治療師的指導使用,才能達到良好的支持及保護效果。


更多NOW健康報導
▸秋冬季節溼疹反覆發作! 肝功能不佳恐增加治療困難度
▸植牙不單是補缺! 牙醫師:術前應同時評估牙周與齒列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輕忽疼痛控制 恐惹慢性疼痛上身提到「疼痛」總讓人避之唯恐不及,面臨術後疼痛,民眾卻又擔心止痛藥副作用,選擇咬牙忍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陳自諒醫師表示,強忍術後疼痛,易造成血壓上升、免疫力降低、生理壓力導致傷口復原緩慢,還可能因為過度疼痛,造成身心靈創傷,導致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台灣人每年喝掉近千億元飲料,手搖店密度更勝便利商店。根據2019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報告指出,18年來男女青少年每天咖啡及茶的攝取量大幅成長75%,其中25%喝超過500ml的含糖飲料,此舉不僅可能會導致肥胖及引發糖尿病,還會讓血中尿酸值大幅提高1.1倍,埋下未來痛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含糖飲料喝太多,惹代謝症候群上身,小心腎病跟著來!近年調查顯示青少年含糖茶飲、咖啡攝取量增1.5倍,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輔大醫院副院長盧國城指出,透析病人有46.1%來自糖尿病併發症,含糖飲料攝取過量,對青少年尿酸、體重指數和血壓影響甚鉅,埋下腎病風險。台灣基層透析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曾有肩膀越來越無法抬起來的經驗嗎,尤其必須靠另一隻手幫它才抬得起來時,那可能是旋轉肌袖巨大型斷裂所導致;高雄榮總骨科部主治醫師林冠宇指出,當4條旋轉肌腱斷了2條以上,或整個旋轉肌袖前後距或內外距破5公分以上,就可稱為巨大型斷裂,此病變在所有旋轉肌袖斷裂類型中可高達4...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