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臉型突改變、鞋子穿不下… 當心這疾病害你短壽10年

▲肢端肥大症若延誤就診,死亡率多2倍、平均壽命少10到15年。(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臉型改變、鞋子穿不下,當心恐是肢端肥大症找上門!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田凱仁提醒,肢端肥大會造成病人外觀逐漸改變,包括手、足、臉部五官增大等,但因其疾病進程緩慢,故常被誤認是身體的老化現象而忽略,若延遲就醫又未能適當治療,平均壽命可能會比常人少上10到15年。

肢端肥大症是一種生長激素分泌過量的罕見疾病,起因於腦下垂體分泌生長素的細胞出現增生或腫瘤所致,據流行病學統計,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中每年新增3到4個新病例。

在台灣,根據統計,肢端肥大症每年平均新增約60個新病例,平均發病年齡則為40歲左右。台灣腦下垂體學會今年即與奇美醫學中心等醫學中心合作,拍攝公益病友照,將病友與肢端肥大症奮戰的故事轉化為自信且堅毅的影像。

田凱仁指出,肢端肥大症造成生長激素過量後,會進一步導致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濃度上升,因此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病人外貌會不正常的肥大或增生,如額頭變寬變高、顴骨變高、鼻子變大、舌頭變大、嘴唇變厚、齒縫變寬、戽斗;以及手腳增大導致戒指戴不下,鞋子尺寸越穿越大、無法做精細動作;也有人因肢端肥大症導致出現聲音低沉、經常性頭痛、呼吸困難、視野變窄、陽痿、過早停經、不孕、性功能障礙等現象。

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楊純宜說,由於肢端肥大症的疾病進程較慢,短時間內病人通常難以察覺,常警覺性降低而未能及早就醫,平均延誤就診時間約為5到7年不等,不少確診時已併發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頭痛、關節炎、甲狀腺腫、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共病,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嚴重。

治療肢端肥大症,目前第一線以手術為主,移除腦下垂體腫瘤並使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正常化,若術後未能緩解會再施以藥物與放射線治療。術後病人須定期回診追蹤,並逐步治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共病。

田凱仁提醒,肢端肥大症只要早期發現並及早治療,可以維持原有生活品質;呼籲有相關共病者或民眾出現類似症狀,發現自身外觀有明顯變化,應盡快至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就診諮詢,確認是否為肢端肥大症所引起。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接受外科手術後,除了傷口的照料與復原外,手術疤痕也是患者在意的事項之一;然而,到底該如何減輕術後疤痕呢?王立文婦產科診所施俊宇醫師表示,在手術拆線後但傷口仍未癒合的階段,建議可以使用免縫膠帶來促進傷口平整癒合,同時也可對傷口加壓以預防疤痕增生,持續使用就可達到減緩疤痕生長的效果喔!  接受外科手術,...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一項新研究顯示,一些用於改善記憶力和增強腦力的補品中含有極高水準的未經批准的藥物。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吡拉西坦的未經批准藥物會潛伏在增強大腦機能的補品中(這種藥物也被稱為「促智藥」)。根據11月25日發表的最新研究,吡拉西坦雖然在歐洲已被批准為處方藥,但目前並未在...

閱讀詳情 »

▲台大醫師曝光內部「立法委員就醫或請託關照作業程序」。(照/台大醫師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日前赴外交部抗議,立委陳玉珍右手遭門夾傷,事後被送進台大醫院急診室「重症區」,意外引爆外界作秀演很大、特權喬床等質疑,國內匿名醫師論壇上就有醫師曝光台大醫院「立法委員就醫或請託關照...

閱讀詳情 »

▲公費流感疫苗第二階段開打雖遇上假日,但老幼打氣旺。(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全球供貨大遲到,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被排在第二階段12月8日才開放接種,儘管開打日遇上假日,但疾管署今(9)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老幼開打首日仍打掉約8.1萬劑疫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