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自律神經失調好困擾! 中醫教你洗澡多一步助啟動自癒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醫生,我心臟怪怪,晚上睡不著,但檢查都正常,西醫說是自律神經失調,會好嗎?」中醫門診常有這類病人求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醫務長邱榮鵬表示,自律神經失調雖不算真正疾病,卻非常困擾人,日常最好減少攝取太冰、太辣等「極端」食物,洗澡時多一步熱水沖打背部,還要運動、學習放鬆,有助啟動自癒力。

自律神經失調已是現代文明病,臨床發現,女性患者較男性多,原因不明,而中醫看自律神經失調多半為「虛證」,主要關鍵在「心」,心主神明,心氣不足便會情緒不穩;此外,陰虛也與肝腎不足有關。

邱榮鵬說,自律神經分布在脊椎兩旁,分為交感及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主亢奮、提高專注力;副交感則負責抑制、讓人放鬆,一旦兩者失去平衡,常見症狀包括:失眠、心悸、姿態性低血壓、腸胃功能不佳等,尤其夜深人靜時最明顯。

中醫調理自律神經失調,邱榮鵬指出,主要運用針灸「壓下亢奮的部分」,並以藥方「補不足之處」,用人為方式,去做自律神經原本做的事。針灸常用穴位為「內關」、「神門」、「三陰交」,以及頭頂的「百會」,可養心安神,讓情緒冷靜,這幾處穴位都很容易找,民眾也可自行按摩,但不建議常壓、久壓,在舒服狀況時進行,每次按10至20下,每下停留幾秒,至稍有痠脹感即可,反覆持續約2分鐘。

另一方面,民眾也可在洗澡時利用蓮蓬頭熱水沖打背部,達到放鬆效果。但不建議用強力水柱,以免造成局部軟組織發炎。

邱榮鵬強調,中醫治自律神經失調,須綜合考量病人的生活模式、家庭關係、工作或學習狀態等可能影響情緒的因素,其中飲食應保持中庸,減少攝取太冰、太辣、太甜、太鹹等「極端」食物,尤其,身體處在很冷或很熱狀態時,不宜再加重負擔,例如吃完涼性水果馬上吃冰,或是天熱冒汗時又堅持喝熱水。

邱榮鵬說,另有研究指出,打太極拳、靜坐冥想、腹式呼吸等,有助於深層調節,運動還有提升心肺功能、強化肌力等諸多好處,爬山、散步也很好,重點在於換個環境、轉換思路,讓自律神經有調節機會。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豬肉儀表板」一上路就掉漆 食藥署坦承3部會資訊不同步

全台最「挨凍」是機車通勤族! 衛福部發警示強風恐害體溫流失過快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習慣睡覺前,手機滑一下,就會滑出大問題,最近有越來越多30到40歲患者上門求診,因為在就寢關燈後,還使用智慧型手機。醫院眼科主任李麗教授介紹:手機強光直射眼睛30分鐘以上,造成眼睛黃斑部病變,導致視力急速惡化,特別不可逆的黃斑病。一旦得了黃斑病,就等於眼睛癌症,只有等著失明,因為現代醫學無法治療,...

閱讀詳情 »

「液體黃金」 乳酪的工業化在一九一二年起步。就在這年,三十八歲的詹姆士.李維士.卡夫(James Lewis Kraft)發現了他的天職。卡夫是芝加哥的攤販,每日天未亮就到市中心的市場去批發昂貴、高品質且甚受顧客喜愛的乳酪,用馬車載著傳統的巧達乳酪去雜貨店賣。他的生意很好,不過有個問題,就是乳酪常壞...

閱讀詳情 »

「消費者渴望的相同鹹味」 這並非金寶湯(Campell)第一次惹上與鹽分相關的麻煩。過去幾年來,該公司的習慣已經引來一些問題。八〇年代末,金寶湯的策略想打出營養牌,推銷新的低脂湯品,聯邦交易委員會卻出面干預,指控它廣告不實──新產品當中仍含有大量的鹽分,而最後金寶湯同意在廣告中明列出鹽量,達成和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