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殺者求助率高 關懷「3不」助安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當周圍有親友出現自殺傾向時,該怎麼辦?根據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8858諮詢專線統計,101到102年共接獲3281通民眾求助電話,其中高達65%是本人主動來電求助,其餘35%則是擔心或發現有自殺風險者的親友,來電諮詢「該怎麼辦」。

一般親友突然遇到產生自殺念頭者往往感到心慌,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或直接希望由「別人」幫忙解除親友的自殺想法甚至是自殺行為。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為此鄭重強調,當民眾出現自殺想法時,只要周遭的親友第一時間提供關懷與心理支持,就有機會降低風險。

到底當親友出現自殺想法時,該怎麼辦?自殺防治中心說明,除了「一問二應三轉介」外,面對親友表達負面情緒時,也要掌握「3不」口訣,也就是「不」要打斷他們的表達、「不」要簡化他們的處境、「不」要評斷他們的苦楚。

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莊東憲組長表示,通常我們在關心別人時,會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以「先不要想這麼多…」、「想開點就好…」等話,試圖打斷對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是會說「別想就沒事了…」、「其實沒那麼嚴重…」來回應,但其實這都不是最適當的反應。

莊東憲組長提醒,每個人面對的壓力與困難不同,感受也不同,不要試圖以「比較」來說服他們,而是用溫暖的回應來表達我們對他們感受的重視,並鼓舞他正面的希望與想法,同時也讓他們知道我們是一直陪伴著的,才更有意義的。

※ 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諮詢專線:1999轉8858(幫幫我吧)

※ 全國自殺防治24小時服務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259

相關推薦

腎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指發生於腎盂、腎盞及腎孟與輸尿管連接部的結石,多見於30~60歲人群,且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為什麼會患腎結石呢?研究顯示,除了泌尿系統感染、梗阻、自身代謝性疾病及遺傳因素外,腎結石的發病與不合理飲食關係密切。   吃什麼容易得腎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發生視網膜剝離的原因可分為裂孔性、牽引性以及滲液性三種,像是老化、近視等就屬於裂孔性,必須手術治療,另外屬於滲液性的葡萄膜炎,則不需手術治療;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吳建昇指出,當視網膜與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層分離時,就稱為視網膜剝離。視網膜剝離的治療上,可利用冷凍固定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50多歲的女性,因癌症必須接受口服化療藥物治療,但對於醫師所開的化療藥物,卻擔心有副作用出現;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張展維指出,口服化療藥就是口吞服膠囊或錠劑的化學治療藥物,在治療癌症上,藥品毒性與副作用是和藥品種類和劑量相關。其實,癌症患者在服藥前,要懂得了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