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免癌患營養不良 可採流質食物補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頭頸癌患者在開始治療前,就必須攝取足夠的營養,甚至維持或增加體重來幫助對於治療的耐受力,但臨床上許多患者在治療後,卻因出現副作用,進而影響飲食攝取;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指出,其實除了讓患者少量多餐外,可透過自製流質類飲品,來幫助補充營養。

癌症患者體重就是評估營養不良的指標,若患者體重下降太多,甚至一個月內就超過5%,就恐是營養不良的徵兆;凃宜辰說,要讓癌患獲得營養又能補充體力,其實治療前後都是主要關鍵。

營養師凃宜辰進一步說明,治療前5至10天,建議攝取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像是精胺酸、麩醯胺酸等,而在治療期間,因由口不進食量較為不足,必要時可採以胃管或胃造口來補足,且可多使用像質地軟嫩的食物、或將食物切成細碎、打成流質等方式,讓患者快速補充所需營養。

像是巧克力香蕉奶昔,營養就相當於2碗白飯、2.5份蛋白質及1.5匙油脂,熱量也達600卡,一次可攝取一杯,讓患者直接補充營養;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主任蘇裕傑提醒,患者應避免聽信偏方,若必要時,也可諮詢相關的營養師,正確補充營養,才能有體力對抗疾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20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67歲周先生,20年來經常有火燒心、胸骨後疼痛及間歇性吞嚥困難等症狀,長期使用胃食道逆流治療藥物,卻無明顯改善。近年來經常有食物卡住食道的感覺,並伴隨嘔吐,因進食困難體重幾個月速降十餘公斤,前往臺北榮總接受進一步檢查,確診為食道遲緩不能症第一型。內視鏡中心盧俊良主任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夏季高溫屢創新高,氣象局警告未來一週仍然高溫,除高溫外經常伴隨高濕度,在外活動需慎防熱傷害,其中戶外工作者,特別是營建業、漁業、農業、運動員等,需經常曝曬於豔陽下,需適時作好防護措施,避免大量流汗造成脫水。國民健康署(國健署)提醒,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熱天工作應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近日氣溫屢創新高,中午過後又突然傾盆大雨,氣溫、濕度變化加劇,氣喘病患小心明顯症狀。衛福部樂生療養院胸腔內科董安修醫師表示,氣喘是一種遺傳體質和環境因素雙重影響的慢性氣道阻塞疾病,常見且容易演變成嚴重慢性病,知名歌手鄧麗君就是因此病而過世,民眾不可不慎。氣喘屬肺炎死亡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耳朵裡有個聲音嗡嗡響不停,是很多人都有過的困擾,絕大多數的耳鳴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表示有地方出現異常,提醒我們該檢視自己的健康狀況,找出引起耳鳴的真正原因。若是有規律性的耳鳴,尤其是咻咻叫這種特別聲音,及合併眼瞼結膜及眼眶充血水腫,就要立即就醫,以免是血管病變,嚴重恐失明。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