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免癌患營養不良 可採流質食物補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頭頸癌患者在開始治療前,就必須攝取足夠的營養,甚至維持或增加體重來幫助對於治療的耐受力,但臨床上許多患者在治療後,卻因出現副作用,進而影響飲食攝取;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指出,其實除了讓患者少量多餐外,可透過自製流質類飲品,來幫助補充營養。

癌症患者體重就是評估營養不良的指標,若患者體重下降太多,甚至一個月內就超過5%,就恐是營養不良的徵兆;凃宜辰說,要讓癌患獲得營養又能補充體力,其實治療前後都是主要關鍵。

營養師凃宜辰進一步說明,治療前5至10天,建議攝取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像是精胺酸、麩醯胺酸等,而在治療期間,因由口不進食量較為不足,必要時可採以胃管或胃造口來補足,且可多使用像質地軟嫩的食物、或將食物切成細碎、打成流質等方式,讓患者快速補充所需營養。

像是巧克力香蕉奶昔,營養就相當於2碗白飯、2.5份蛋白質及1.5匙油脂,熱量也達600卡,一次可攝取一杯,讓患者直接補充營養;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主任蘇裕傑提醒,患者應避免聽信偏方,若必要時,也可諮詢相關的營養師,正確補充營養,才能有體力對抗疾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20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體系,臺南市立安南醫院 「細胞治療中心」於2020年2月正式成立,可針對上皮性卵巢癌、胰臟癌、攝護腺癌、頭頸癌、肝癌、乳癌和大腸直腸癌、多型性膠質母細胞瘤及續發性腦瘤(腦轉移癌)等8種第4期實體癌症,包括第1-3期實體癌症,經標準治療無效的病人進行收案與治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蔡英文總統關心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今(20)日特地前往位於苗栗竹南的國家衛生研究院,了解最新疫苗與藥物研發進度。蔡總統肯定國衛院平日厚植研發實力,能在疫情爆發時迅速投入,也期勉能在最短時間內有所突破,讓國人安心。國衛院向總統報告,國衛院已成功完成可望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新冠肺炎來勢洶洶,醫院消毒對第一線防疫人員相當重要,過往採用固定式紫外線消毒會因光照範圍而影響消毒效果,台灣引進第一台紫外線消毒機器人,能自主移動進行全方位有效紫外線消毒,加強院內防疫效果。防疫感管最高層級 院內固定式紫外線消毒效果有限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來勢洶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針對臺灣各地捐血中心血液庫存量告急,花蓮慈濟醫院與臺北捐血中心花蓮捐血站合作,在大廳門前設捐血點,號召醫院同仁、志工與鄉親響應,一起上「捐血車」捐血。趕在捐血年齡六十五歲上限前來捐血的林欣榮院長表示,非常感恩院內同仁相互邀請,挽袖緩解血荒,而他正好是血庫最缺的O型血;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