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藝人工作壓力大 因眩暈症中斷事業不在少數

藝人工作壓力大 因眩暈症中斷事業不在少數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國內外有許多藝人飽受眩暈症之苦,甚至因眩暈症發作影響工作,像2018年9月韓國著名女團Wonder Girls成員宣美單飛後因一首《Siren》成為南韓Solo女歌手一姐,但在宣傳新歌時,竟因眩暈症發作而被迫中斷工作,引發大批歌迷、媒體關心。過去,台語天后江蕙也傳出因眩暈症而封麥,眩暈症議題也就格外受到重視。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對此表示,多種原因都可能引發眩暈,門診中,不少患者為梅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引起,梅尼爾氏症又稱為內淋巴水腫,也常被稱為「壓力病」,過度緊張、焦慮、生活壓力等因素造成內耳血管收縮,血液及養分供應不足時引發內耳神經萎縮、壞死,或是內耳三半規管因淋巴液腫脹,壓迫神經而造成眩暈。

 

產生內耳淋巴水腫的患者,除了耳內循環受到阻礙,在血路受阻的情況下,神經也無法獲得足夠營養。長時間下來,形成內耳前庭病變,有眩暈、嘔吐、平衡感失調等情況,嚴重也可能產生耳鳴或重聽,若傷及聽力,生活將受到莫大干擾,因此為數不少的患者不得不中斷工作,尋求緊急治療。

 

李宏信分析,當急性眩暈症發作時,患者多半會立刻就醫,初期可能運用利尿劑排除體內多餘水分,以減輕內耳壓力;到了中期療程,就會視狀況用藥,幫助促進血液循環,使內耳微血管循環暢通;若是長期治療,則會選擇神經滋養藥物與血管擴張藥物等,讓神經得以獲得足夠養分,增加復原速度。另一方面,有些藥物可活化神經細胞,當內耳循環趨於正常,神經也會得到豐富營養供應,透過規律用藥,才會逐漸恢復內耳正常生理功能,患者也才能從根本改善眩暈困擾。

 

李宏信說明,若藥物效果有限,症狀依舊反覆發作,雖可考慮手術治療,即所謂內耳鑽開引流減壓術,以提升治療效果,但因為接近腦部必須謹慎考量,且依然常有復發可能,除非是藥物已無法抑制情況下,否則不建議作為首要選擇,術前的謹慎評估很重要。同時患者應注重生活起居及減少壓力,避免三高病變,當症狀發作宜多休息及頭部轉動速度不宜過快,以避免症狀變嚴重或再發作。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容易眩暈的患者,平常要多注意舒壓,避免壓力過大、作息不定而引發眩暈症狀,飲食也要營養均衡,生活上要盡量遠離噪音傷害、戒菸,才能維持內耳健康,並減少眩暈發作的風險。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日前與衛生福利部共同舉辦「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暨蚊媒病防疫成果發表會」,針對「蚊媒病防治成果」、「致病性微生物研究」及「疫苗開發」三方面研究進行報告,促進產學界交流與合作,展現我國防疫的技術成果與發展潛力,將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15歲唇顎裂青少年阮明方,家住越南茶榮省,距離胡志明市約4個小時車程,家中務農,雖然母親還會另外打零工來維持家計,但整體經濟狀況十分不穩定。阮明方因唇顎裂、下顎突出,「戽斗」的外觀讓他在學校時常受到同學的欺負和嘲笑,不僅如此,就連吃飯時食物也會從鼻腔掉出;幸運的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26歲的阿凱,大學畢業後做過幾份工作,無業兩年。父母態度從初始的安慰鼓勵,逐漸變成冷嘲熱諷及批評斥責。阿凱心情低落了一個月,故到精神科就診,主訴:「父母天天在家叨唸,沒人了解我的痛苦。我氣他們,氣這社會,更氣自己… 鬱悶提不起勁,不想出門,沒辦法找工作。」失業死亡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上班族便祕問題時有所聞,不僅腸胃不適,也可能影響健康與情緒,變成「屎面上班族」。根據調查指出,48%的台灣上班族都有便秘困擾,其中「醫療保健」、「行政管理」、「行銷企劃」最多,這3職業皆工時長、壓力大、需久站或久坐,使排便時間零碎,成為有「便」難伸的族群。外食、作息、久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