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藥品GMP分包裝 民眾用藥有保障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近日有媒體報導提及基層診所使用分裝藥物,標示簡陋且易衍生污染的問題,食藥署說明依藥事法第57條明文規定,藥物製造需符合藥物優良製造準則(GMP),並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檢查合格後,才能製造;而GMP也有明訂藥品的製造、加工、分裝及包裝,應符合PIC/S GMP標準,請民眾安心!

食藥署表示,為了確保國人用藥品質與安全,我國採用全球公認最嚴謹的PIC/S GMP標準,自藥品製造源頭就啟動對原物料供應、廠房設施與設備的把關,同時更嚴格要求製程中各項防止交叉汙染、防止混淆、確效等生產與品質管制作業,確保藥品可以持續穩定地製造;藥品出廠銷售後,也須同時進行全面性、周期性的品質監控與檢討,每年都須執行持續性的安定性試驗直到藥品末效期,確保藥品在有效期限內仍維持應有的品質。

此外,為了確保藥廠所生產的藥品能持續符合原查驗登記產品的規格及品質,食藥署每2~3年都會定期例行性查廠,並對品質不良、申訴與檢舉案件的藥廠,啟動無預警的機動性查核,;今年更啟動專案性查核,無預警赴廠確認廠內是否持續監測藥品品質,進行產品抽驗,確保在有效期限內藥品仍維持應有品質,保障消費者用藥安全。

食藥署強調,藥品「分裝」與「包裝」行為都屬於藥物「製造」過程中的一部分,因此,分裝作業生產環境的潔淨度、設備、操作及衛生條件都應符合藥品GMP規範,避免藥品受到污染,而包裝作業也應有嚴格管制,避免混雜及貼錯標籤,讓民眾安心用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07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也是青少年長高最好的時候。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中醫科張育誠醫師表示,從立春到夏至的這段時間,是進行身體「轉骨」調養最好時機。第二個階段是白露到冬至,為明年的春天生長打底。小孩生長如同樹木生長一樣,需要空氣、營養和水分滋潤。所以小朋友的呼吸系統和消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0歲的方先生在診斷出膀胱癌之後,一直規律在醫院門診進行化療。他先前因工作緣故,養成抽菸、嚼檳榔、喝酒等不良習慣,原本靠意志力已戒除,但是罹癌後心情沮喪、壓力大,又開始以嚼檳榔來排解壓力;所幸經由個案管理師的介入,教導方先生正確的保健知識,並鼓勵參加醫院開辦的戒檳班...

閱讀詳情 »

從面相學的角度來看,臉上的痣、斑可能對個人的身體、心理甚至命運產生影響,而從皮膚科的角度來看,究竟哪些痣、斑不需特別在意,怎樣的狀況下又需要積極處理呢?讓命理師張鈺珠和專業皮膚科醫師林政賢為你解惑!位於面相中「十三部位(臉部正中央由額頭至下巴直線區域部位)」的痣,以及赤黑色、暗黑色、枯白色、灰褐色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導致周邊神經病變原因,包括外傷、退化性疾病、反覆性使用、先天體質或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患者會出現肌肉無力、麻痺或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且多好發於肩膀、上肢、手腕或是下背部等部位;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吳孟晃表示,患者除了感到疼痛,也會感覺運動功能下降,或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