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蝦子沒有發黑不代表新鮮!不肖商人其實加入了許多「人工添加物」...揭開海鮮肥美的秘密,「這個物質」竟產生如此大的危害!

近日蚵仔價格飆漲,消費者大呼吃不消的同時,擔心在購買時遇到品質不實狀況,不肖商人慣用手法在包裝袋裡面加水增重之外,還有使用人工添加物,讓蚵仔可以吸水膨脹成2倍大,而蝦子在購買上大家都認為一定要選沒有發黑的,才是夠新鮮,但不肖商人為了要讓蝦子賣相好,添加入化學藥劑幫它漂白、固色,也許這些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但是吃多了還是會有害健康。TVBS《健康2.0》一同帶你揭開海鮮肥美的秘密。

蝦子沒有發黑不代表新鮮!不肖商人其實加入了許多「人工添加物」...揭開海鮮肥美的秘密,「這個物質」竟產生如此大的危害!

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磷酸鹽廣泛用在肉類、魚類保水,東西看起來要新鮮,就不能讓裡面的水分跑掉,肉才會嫩。重磷酸鹽是良好的緩衝溶液,能降低pH值變動的影響,磷酸跟和蛋白質結合讓肌肉蛋白之間鬆弛,水可以灌進膨鬆的組織中,或是和鈣錯合導致肌肉鬆弛。

 

磷酸鹽對健康的危害

蝦子沒有發黑不代表新鮮!不肖商人其實加入了許多「人工添加物」...揭開海鮮肥美的秘密,「這個物質」竟產生如此大的危害!

含有磷酸鹽的食物進入胃裡,大約55%的磷酸會被吸收進入血液,磷酸與血液中的鈣離子結合成磷酸鈣而沉積於骨骼中,體內鈣、磷比以1:1最好,磷酸鹽攝取過多可能導致鈣的吸收不良,磷酸鹽過高,有可能造成骨質疏鬆或增加腎臟病患者的代謝負擔。因為磷酸進入到體內後,磷酸鈣會沉澱在腎臟裡,阻塞腎小管,也可能造成腎結石。

另一方面攝取過多磷酸鹽會造成血管鈣化,因為鈣&磷結合會沈積在血管,目前已有研究顯示,磷是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的風險因子,攝取過多磷,會刺激體內的FGF-23賀爾蒙分泌,FGF-23賀爾蒙若太多,會造成鈣的恆定失調、血管鈣化變脆、加重慢性腎臟病,增加死亡率。

一般人食用亞硫酸鹽後,在體內亞硫酸鹽會轉變為硫酸鹽,然後隨著尿液排出體外,但若是吃進過量的亞硫酸鹽,則會造成呼吸困難、腹瀉、嘔吐…等症狀,且硫酸鹽在體內可與鈣結合,因而造成鈣質的流失,所以有可能影響兒童生長發育或是造成骨質疏鬆的疑慮。

 

為什麼這些食物要加磷酸鹽?

蝦子沒有發黑不代表新鮮!不肖商人其實加入了許多「人工添加物」...揭開海鮮肥美的秘密,「這個物質」竟產生如此大的危害!

食品添加物中的磷酸鹽,在多數食品中都可發現其蹤跡,磷酸鹽添加於起司、奶油等乳製品中,能有效防止蛋白質、脂肪和水分離,添加於奶粉中則可防止結塊。麵包、餅乾等烘焙食品不可缺少的膨鬆劑也含磷,磷酸鹽還可作為麵粉、麵團的改良劑,也能提高肉製品的持水能力和黏結性,使肉顯得水嫩新鮮,而且較易切片,另外磷酸鹽還扮演穩定、保色、防止變質腐敗等多功能角色,食品貨架期因而延長。

 

國內對亞硫酸鹽的攝取是否有設上限?

依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依據動物試驗結果,並設定100倍的安全係數估算,建議對亞硫酸鹽每日可接受攝取量 (ADI) 為0.7 mg/kg body weight/day,換算成體重60kg的正常成人,每日攝取量為42mg的亞硫酸鹽。若以食藥署曾檢出蝦仁殘留二氧化硫最高的每公斤0.26克計算,60公斤成人1天吃162克的蝦子就超量了。

 

更多精彩節目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本週日3/26晚上21:00的《健康2.0》。

《健康2.0》Youtube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肝基會宣布,將於本周六上午在萬華區艋舺公園,舉辦免費肝病篩檢活動。藝人王彩樺擔任活動代言人,她呼籲民眾,到龍山寺除了奉祀神明祈福拜拜,順便做肝臟檢查,才能保庇健康。 多數人罹肝病不自知 肝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2位。據統計,全台約有250萬B型肝炎帶原者、60萬C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 划船機拉一拉,伏地挺身作一作,最後再來個拳擊有氧,許多人一進到健身房,憑藉著高漲的雄性激素,每個器材都想來個幾套鍛練,但最後往往只是把自己累的半死,肌肉培養卻很有限。 運動量過度或是長時間很頻繁的激烈動作,都會讓身體的腎上腺素一直往下降,漸漸地會產生無力感及疲累,健身...

閱讀詳情 »

圖片截自搜狐公眾平台以及中國知識庫 許多人在減肥過程中簡單呈現便秘的疑問,而便秘是腹部脂肪堆積的一大因素。若不及早治好,就會形成便秘與肥壯的惡性循環。下面就教你幾個防治便秘小偏方,助你脫節便秘,成功減肥!   圖片來源:今日頭條,下同 偏方一:連翹醫治便秘 取連翹 15~ 30克 ,煎沸...

閱讀詳情 »

        打嗝 打嗝是日常生活中常碰到,不能受自己控制的,影響交流和形象啊!打嗝就是中醫講的「呃逆」,主要原因就是胃氣上逆。針刺內關穴,無針或拒絕用針者重按內關穴,若打嗝有臭味,可配合谷穴(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