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行動慢、疲累、體重減輕誤認老化 4成老人陷「衰弱」前期

▲有4成老人家其實是衰弱前期,醫師提醒,勿將衰弱視為老化過程。(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行動緩慢、疲累、體重減輕,人老了自然該有這些症狀嗎?千萬別把異常當正常!台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老人醫學門診醫師林純聿就提醒,「衰弱」是高齡者的風險指標,也是影響老年人失能、疾病預後的重要因素,事實上,約有4成老人家其實是衰弱前期,勿將衰弱視為老化過程;緩慢的散步亦對延緩衰弱並無實質幫助。

82歲、有慢性疾病的李婆婆就是一例,自從跌倒骨折手術後,日常生活功能大幅下降,雖然傷口已癒合,仍然每天疲倦、食慾差、白天嗜睡,下床活動意願降低,家人帶往檢查,評估為衰弱合併老年憂鬱,經用藥及復健運動,進步到自己使用單邊四腳拐杖走路,食慾、力氣大幅進步,恢復精神。

林純聿表示,衰弱是從身體強健到功能衰退的變動狀態,經常被誤以為是正常老化過程,實際上,若能早期發現衰弱情形並介入,就有機會延緩衰弱狀態、延緩失能。

衰弱大致分為前期、中期、末期三階段,醫師指出,一旦病人因行動緩慢、疲累、體重減輕、多重用藥或頻繁就醫等因素就醫,醫師會透過「周全性老年評估」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照顧計畫。

林純聿說,一般而言,衰弱前期著重調整生活模式,藉由營養及運動來改善衰弱情形;中期強調跨領域醫療團隊介入,全面檢視是否有不當用藥及其他危險因子,並建立照護計畫;當病患進入到行動不便、日常生活完全依賴,就屬於末期階段,需提早討論安寧緩和照顧。

林純聿提醒,民眾應積極面對「老化」的來臨,在衰弱前先行改變生活作息、維持均衡的營養以及好的運動習慣,經評估為衰弱前期的長者,在沒有腎臟病等疾病的考量之下,建議每天每公斤補充1至1.5克的蛋白質;並自行練習抬腳、抬臀、站、走等肢體肌力訓練,增加肌力避免肌少症;並應定期健檢,評估身體狀況,才能享有健康老年生活。

如何評估「衰弱」情形?林純聿指出,70歲以上長者或1年內出現非自願性體重減輕大於5%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可由下列5項目來評估,符合1至2項屬衰弱前期,建議調整飲食、運動、每年追蹤;若超過3項,就為衰弱表現,可前往老人醫學門診進行整體性評估:

1.速度緩慢:行走六公尺時間大於7.5秒(即每秒小於0.8公尺)。

2.無力:慣用手最大握力,男性小於26KG、女性小於18KG。

3.體重減輕:體重較前一年減輕超過4.5公斤。

4.疲憊:過去一周超過三天,做事情感覺費力或無法出門。

5.低活動:男性一周消耗卡數小於383卡;女性一周小於270卡。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今日起第6、8、9、10類及48歲以上(197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民眾,約170萬人陸續收到疫苗預約簡訊。不過有網友指出,自己非上述種類對象,年齡也才20、30歲,但還是收到預約簡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可能是第9類但自己忘記了;指揮官陳時則中表示,會再了解系統有無狀況。「C...

閱讀詳情 »

今天新北市新增6例COVID-19確診個案,其中有2例為新增個案,其餘4例為居隔陰轉陽個案。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在記者會上表示,在區域分布中為三重2例,蘆洲、林口、五股、土城各1例。此外,林口1例確診,感染源目前仍在疫調中,初步研判跟朋友感染源有關。侯友宜表示,確診數總計6人,其中4人居家隔離中陰轉陽...

閱讀詳情 »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本土疫情趨緩,台北市電影院依照指引有條件開放。欣欣秀泰影城今天上午宣布,配合防疫,今日全面關閉消毒。台北市觀傳局長劉奕霆下午在記者會上表示,有一位欣欣秀泰企業相關員工報到後,在家快篩陽性,目前還不能確定是確診個案,足跡沒到過影城,請這幾天有去觀賞電影...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18例本土案例,其中基隆市有3例,連7天加零破功。基隆市長林右昌下午表示,3例確診個案中,1名為保險員,2名為北市補習班員工及松山戶所員工夫妻檔。其中保險員接觸者部分已匡列132人進行PCR篩檢,並擴大對184人進行快篩。林右昌說明確診個案,案15538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