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陽明大學把整座「加護病房」搬上雲端! 偏鄉急重症多了黃金2小時

▲透過遠距心電圖等新科技,整座「加護病房」都可以搬上雲端了。(照/陽明大學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整座「加護病房」都可以搬上雲端了!陽明大學數位醫學中心今(27)日宣布與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及宜蘭縣策略結盟,將透過「遠距加護病房」解決南澳鄉醫療資源不足的困境,把加護病房內的最高等級救命設備一一雲端連線,目前初步已可透過遠距心電圖即時掌握急重症病人生命徵象,爭取多1到2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

台灣目前共有65個偏遠鄉鎮,多數位於醫療資源不易到達的山區,以宜蘭縣南澳鄉為例,全鄉僅有診所,過去若遇到需送加護病房的急重症病人,距離最近的醫學中心就要超過2小時車程。

陽明大學數位醫學中心主任郭博昭表示,攸關病人「救命問題」的加護病房堪稱是醫院最重要的核心,亦擁有最高等級的設備,但對於偏遠鄉鎮的急重症病人而言,卻可能在車程往返當中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而解決方式就是把整座加護病房給搬上雲端。

陽明大學今年成立的數位醫學中心,即透過學校及陽大附醫的研發與臨床量能協助南澳鄉建立「遠距加護病房」,初期導入了遠距心電圖,由專業醫護人員操作,能隨時隨地記錄心電圖,並將即時訊號傳回醫學中心,醫師能在遠端即時透過網頁判讀患者心電圖,提供臨床疾病診斷的依據及建議。

郭博昭說,臨床經驗,有一半以上的急重症病人肇因於心血管問題,包括心肌梗塞、心律不整、中風,甚至車禍、外傷等,攸關病人生命徵象的數據,皆可以透過遠距心電圖等新式資訊工具掌握,為偏鄉病人多爭取1到2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適時評估決定是否轉送醫學中心或當下緊急處置。

透過醫療物聯網與醫療自動化,郭博昭強調,將有機會突破距離與資源限制,改變偏鄉的醫療照護模式,數位醫學中心目前除了遠距心電圖,也致力於遠距睡眠呼吸中止症監測系統的研發,加速遠距加護病房照護模式的成形,期盼透過人工智慧與電資技術,提升偏鄉民眾的醫療可近性,一舉解決偏鄉醫療甚至是急診壅塞的問題。

照片來源:陽明大學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洗手口訣「濕、搓、沖、捧、擦」大家都耳熟能詳,但調查發現超過6成民眾未正確洗手,對於防疫的效果也大打折扣!禾欣診所吳書毅醫師建議,洗手時可掌握「內、外、夾、弓、大、立、腕」7字口訣,要確實搓洗乾淨、擦乾,才能降低病菌傳染的機會。  正確洗手七字訣: 1. 內:將雙手手心互相搓洗。 2. 外:仔細搓洗...

閱讀詳情 »

「如果你不想讓你的胸部到了三十歲的的時候打到你的膝蓋,必須一直穿胸罩,即便是睡覺。」你還在堅持這種觀點麼?一項法國的研究表明,我們的觀點可能是錯誤的。 翻拍TOMENTS 配戴內衣並不能預防胸部下垂,而內衣的支撐作用反而促進了乳房的鬆弛。 太可怕有木有!(默默的算了下自己戴了多少年.....) 十五...

閱讀詳情 »

    翻攝cndzys、wuji8     1、工作壓力大,神經緊張,心理焦慮、抑鬱、易怒等心理​​因素。 2、腸胃不好,內分泌紊亂也可導致此。 3、長期生活不規律,過度疲勞,從事精細工作者,如運動員、鐘錶匠等。 4、體內缺乏微量元素易患此症。 5、長期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