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補強基因弱點 抗衰老名醫「科學抗老」

補強基因弱點 抗衰老名醫「科學抗老」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精準醫療應該要用於預防醫學,你該吃什麼,該避免什麼,基因都可以告訴你。」台灣抗衰老醫療權威、知名抗衰老醫療集團院長王桂良日前在記者會上指出,隨台灣民眾壽命越來越長,既有醫療資源會更加不足,他心目中的「未來醫院」醫師不看病,而是注重預防醫學,「會充滿歡樂,並與個人基因配合,學習很多生活方式和型態來避免風險,甚至教導民眾逆轉疾病的知識。」

抗衰老重「內在」 補強基因弱點

王桂良身為美國抗衰老醫學會(A4M)暨世界抗衰老醫學會(WAAAM)亞洲區首席醫師專家、台灣抗衰老再生醫學會榮譽理事長,他在1994年就創立抗衰老診所,25年來將傳統醫學被動模式,轉為預防、逆轉疾病的預防醫學。透過基金檢測,找出疾病與老化的根源,針對基因弱點補強,再搭配醫療管理和抗老營養科學醫療服務,進行個人化醫療。

何謂抗衰老?王桂良解釋,很多人以為抗衰老是「外在」醫美,但真正抗衰老注重「內在」基因,根據個人的基因找出弱點,規劃個人化運動、飲食等措施,「比如今天一個60歲的人,能讓自律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等表現如40歲,他的皮膚,骨質、血管自然回到40歲,這就是抗衰老。」

預防勝於治療 精準治療給處方

「國外推動抗衰老、預防醫療已有段時間。」王桂良提到,他在1994年創立亞洲第一家抗衰老醫療中心,並開立標榜「用食物與基因溝通」的餐廳,後來成立細胞治療銀行,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合作,並在2016年啟動抗衰老大數據研究中心,打造接軌國際的抗老醫療科技平台。

針對預防醫療的重要性,王桂良解釋,醫師常告知「多吃蔬菜水果,多運動,壓力別太大」,但什麼是「多」,什麼是「少」?很多醫師可能很難給出精確的數值。他強調,預防醫療就是直接告訴你做法,「要做什麼運動,要補充什麼營養,更包含後續追蹤。」

王桂良說,目前精準治療應該運用在預防醫學上,每個人的基因不同,罹病機率不同,該多吃的食物種類、運動自然都不同,都可以從基因中得知,預防才會有效。

未來抗衰老5大目標 開發細胞老化指標

針對未來抗衰老目標,該抗衰老研發中心總監吳杰浩指出,將從「延緩老化」轉為「逆轉老化」,從器官生理監控層面,進化至從細胞分子監控層次,來降低潛在疾病風險。抗衰老中心將持續研發抗老藥物、營養品、技術,未來將針對「端粒長度與老化」、「基因表觀遺傳與老化」、「免疫系統與老化」、「腸菌相與老化」、「阿茲海默症與腸道免疫力」等5大臨床研究。

「身分證的年齡不等同細胞年齡。」吳杰浩說,目前醫學界尚無指標來判斷細胞老化程度,該抗衰老中心將以「發炎」、「氧化壓力」等老化6大因素,開發細胞層級的老化指標,測出身體年齡的精準數據,落實臨床使用。

【延伸閱讀】

不靠修圖依然亮眼! 微整形自然不穿幫

輕忽飯後血糖 65歲翁險失明與截肢

吃出愛滋防護力! 醫師建議PrEP安心吃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3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對外宣布,台北市有38間一般飯店與旅館,接收居家檢疫入境民眾,要求周五前全數移出,否則將開罰與公布名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考量防疫旅館量能不足,已與觀光局研議,計畫開放一般旅館入住居家檢疫民眾,但須符合相關規定,標準作業流程將會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35歲的林小姐近視200度,某天突然有明顯飛蚊症狀,因為工作繁忙沒有即刻就醫,到了第四天視力驟降,隔天緊急就醫時幾乎已經看不見。醫師檢查後,判定為裂孔性視網膜剝離。視物扭曲有黑影 視網膜剝離拖越久越難治視網膜剝離典型症狀包括視力下降、視覺出現大片黑影、畫面扭曲變形等,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國產新冠疫苗,最快本周人體試驗,若順利明年3月將核准上市!今(17)日衛福部食藥署有條件核准國光生技,新冠疫苗第1期臨床實驗,將與台大醫院合作,預計2至3個月可完成報告,就可執行第2期臨床實驗。 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表示,食藥署邀集專家學者討論國光生技申請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陳敬哲/綜合報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平均每4天就新增1百萬名個案,但更讓科學家擔心的是,新冠肺炎病毒變異情況加劇。根據外電報導,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中心發現了從歐洲型病毒基因變異而成的東京型,無症狀比率更高。 疑似病毒變異傳染力跳升10倍 馬國衛生部長籲社交距離 此外,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