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複製人滿街走? 找出自己獨特的美!

複製人滿街走? 找出自己獨特的美!

(醫美時尚​No.127)

文/李維棠

整形門診諮詢時,常常遇到民眾拿著影視明星或高人氣網美的照片,要求打造電力媚眼、高挺鼻梁與豐尖下巴。然而擁有相同的五官,是否真的能夠打造美貌?看起來完美的臉龐,有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統一規則呢?

美麗的臉龐可以被明確定義嗎?

美麗的定義會隨著文化與個人的主觀偏好而衍生諸多歧異,但如果談論到完美臉龐的構成因素,大多數人都會同意「對稱性」與「協調性」的必要。對稱性是一般人最容易辨別美醜的標準,也是醫美整形手術基本的美學考量,最淺顯易懂的例子就是大小眼的患者,可藉由精細的眼部整形手術達到美化的效果。但「協調性」則會因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而稍微有些不同。

知名的馬奎德面具

西方的審美觀受到「黃金比例」的影響甚鉅,許多著名的建築與藝術品都可以看到黃金分割的影子,多數人的潛意識之中也被這些流傳下來的藝術名作影響。史蒂芬.馬奎德(Stephen Marquardt)醫師是第一位將黃金比例應用在整形美容手術的醫師,依照他的理論,漂亮的臉龐會在許多方面都符合黃金比例,例如:臉頰寬度:嘴唇寬度=1.6181、嘴唇寬度:鼻翼寬度=1.6181 ……於是他利用黃金比例的三角形與五角形,打造了有名的「馬奎德面具」,藉此來審視每張臉龐的比例,並可評估與設計所需的整型術式。

圖片

* 馬奎德面具(女性版)

* 圖片來源: Dr. Stephen R. Marquardt 所創立的MBA協會http://www.beautyanalysis.com

東西方對於美女的標準是否不一樣?

東方人對於美女的標準,則不脫離傳統古典仕女的「三庭五配」、「四高三低」審美觀。所謂三庭是指從前額髮際線至眉骨、從眉骨至鼻底、從鼻底至下頦這三部分的距離,各占臉長的三分之一;五配指的是臉寬等同於五個眼寬且平均分配(所以亦稱三庭五眼)。四高三低指的則是在側面角度看來額頭、鼻尖、唇珠與下巴尖會是該區域相對高點,而鼻額交界、人中溝與下唇下方則是相對低點。

將東西方的標準一相比對,會發現東方的「三庭」跟西方美學描述的上臉、中臉、下臉相等比例,有異曲同工之妙。但西方人種的五官輪廓較深,美國與加拿大學者研究發現,當眼睛至嘴部的距離佔了臉部長度的36%、雙眼瞳孔間距佔臉寬的46%,是最吸引人的漂亮臉蛋。但因為東方人種多數臉盤較寬大,如果瞳孔間距佔臉寬的比例在42%、眼睛至嘴巴的距離佔臉部長度33%,看起來則會比較協調。

該如何改善自己的臉部比例?

要處理三庭,較簡單的方式是利用臉部注射填充劑、線雕或是音波拉皮來修飾臉部線條;若是中、下臉比例差距過大,通常需要借助較為複雜的正顎或者下巴整形手術。五配或是雙眼間距的比例調整,則有臉部注射填充劑、眼頭手術與削骨手術可選擇。

個人特色才是最獨特的美麗

雖然上述列舉了許多關於臉部美學的比例,但這些標準都是參考,並非絕對。否則每個人都用同樣的數值標準去進行整形,很容易做出千人一面,像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鼻同眼同醫生」的錐子臉姐妹團,或是有如複製人軍團般的人工美女們。如果只是盲目追求黃金比例卻失去個人特色,反而違背整形的初衷。

每張臉孔都有其最吸引人的特點,整形手術或是微整治療,應該在美學的基礎上,凸顯具吸引力的特點並增加整體五官的對稱性、協調性,藉此提升個人的自信,展現屬於自己獨特的魅力。因此建議在接受整形治療前,充分與醫師諮詢溝通,對全臉的比例做通盤評估與考量,才能使屬於自己的美更加鮮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4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對胸腔內科醫師來說,「小細胞肺癌」因為惡性度高,且發現時多已晚期、惡化快、易轉移、易復發,不僅是肺癌中最惡霸的類型,也因為過去治療選擇有限,晚期小細胞肺癌幾乎等於絕症,讓醫師和患者既無奈也束手無策,不過隨著免疫治療的進步,目前以化療搭配免疫治療已看到令人振奮的效果,小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疫情帶來的重創,人仍渴望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隨疫情席捲全球,產業面臨劇變衝擊,線下活動紛紛取消,新加坡線上直播會議科技公司的陳杰豪執行長一針見血,點出全球醫藥、金融等公司渴求新型會展模式、虛擬活動的焦慮。對此,他的團隊早於三月初,將線下的實體活動經驗轉變成「線上+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很多人步入中年之後,常感受到眼睛茫霧、容易流目油,雖然不致影響到日常生活,但是往往會持續惡化下去;然而,也有人已經80歲了,眼睛依然炯炯有神。高齡80歲的李深浦中醫師每週仍然看3天門診,開車也不用戴眼鏡,眼睛狀況比很多中年人都好。到底該如何保養眼睛,才能讓「目睭金光閃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萊豬要來了,婆媽擔憂標示問題!為幫助民眾辨別豬肉產地,衛福部在迪化街試辦透明豬肉產地資訊,衛福部長陳時中17日走訪當地商圈,了解實地運作困難,表示中央政府會建立平台,幫助地方政府有效稽核。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則強調,民眾應有知的權利,呼籲中央做好「源頭管理」、「食材溯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