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視力變差要當心! 白內障過熟恐引發青光眼

視力變差要當心! 白內障過熟恐引發青光眼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72歲的梁爺爺,因為視力突然越來越模糊,行動變得更加緩慢,一開始以為只是年紀大了並不特別在意,但家人發現情況越趨嚴重,督促爺爺檢查後,發現竟然是過熟的白內障併發青光眼導致,也因為太晚就醫,爺爺的視神經已萎縮,造成周邊視野受損,所以行動才如此受限。爺爺嚷著想恢復以前清晰的視力,但不想戴老花眼鏡,經專業眼科林耀華院長施以白內障手術置換「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後,爺爺雙眼視力成功恢復為1.0,看遠、看中近距離一次搞定,解決了生活中的諸多不便。

換眼鏡仍看不清 小心白內障過熟

林耀華院長解釋,白內障是老化過程中,眼睛水晶體使用久了,累積許多紫外線傷害,造成水晶體混濁硬化,如同「玻璃」舊了產生霧化的現象。白內障初期沒有症狀,但隨著年紀的增長,透明的水晶體變得混濁進而影響視力,即使戴眼鏡也無法矯正,而當視力低於0.4時就會影響日常生活,應盡速就醫。

白內障不治療很嚴重嗎?林院長指出,台南多數獨居老人不方便就醫,就醫也害怕手術,常選擇聽信偏方,導致視力越來越模糊,不想出門、開車,就算在家電視也看不清楚,生活品質嚴重惡化。水晶體過熟,而引發急性青光眼及頭痛等症狀,也導致手術難度大增。患者一旦視神經萎縮,即使手術成功,視力可能也無法完全恢復,甚至有失明風險。

白內障手術快、無疼痛 輕鬆完成人工水晶體置換

白內障需以手術清除並置換人工水晶體。林耀華院長說明,白內障手術以超音波乳化術為主,在眼尾施以微小傷口,伸進超音波探頭,乳化並吸除白內障,再植入人工水晶體,「就像換新的玻璃,手術只要幾十分鐘,僅表面麻醉,幾乎沒有痛感,術後即可回家。」

林院長提醒,術後要減少劇烈運動、戶外活動,避免水流入眼睛,且一定要定時點抗菌、消炎的眼藥水,就可避免感染。

單焦點、多焦點、長焦段人工水晶體 怎麼選?

現代人對視覺品質要求高,遠中近視力都要兼顧,要能開車、看電視,還要能滑3C產品。醫師視患者需求建議人工水晶體,並評估患者配戴老花眼鏡的接受度非常重要。人工水晶體可以區分「單焦點、多焦點和長焦段」三類。「單焦點水晶體」可以看遠,但看中近距離須配戴老花眼鏡;「多焦點水晶體」則補足中近距離需求,但夜間較容易出現眩光、暈光、遠處視野偏暗等情況,容易影響夜晚視覺品質。不過,隨著技術演進,眩光問題已逐漸改善。

而「長焦段水晶體」降低了眩光、暈光的影響,提供中到遠距離長範圍的連續視力,一併解決近視、和老花問題,病患普遍術後滿意度良好。對於經常外出、運動或有夜間用眼需求的患者,會是一個可以優先考慮的選項。林院長另外補充,其實散光也會影響遠中近視力,若有需求,患者也可以利用散光矯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來同時解決白內障及散光情況。

預防紫外線 避免白內障早報到

林耀華院長表示,曾有過幾位獨居老人的患者案例,因為很久沒出門上菜市場、運動,鄰居上門關心並陪同就診才驚覺得了白內障。民眾應多留意視力是否發生變化,若有疑慮應盡速就醫,以免視力持續惡化影響日後手術恢復。他也提醒,民眾應減少眼睛過度曝曬紫外線,出門盡量配戴太陽眼鏡,並多吃抗氧化的食物,應可預防白內障提早報到。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6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那個來的第一天,一樣不能遲到,妳有多想睡覺,除了我,沒有人知道!」為了讓女性朋友都能多「聽身體的話」,自4月4日起至4月28日,於台北市中山堂蔡明亮咖啡走廊有舉辦「聽身體的話/體驗藝術展」,王德瑜、徐薇蕙、蔡芷芬三位知名女性藝術家,歡迎民眾一起共襄盛舉。女性的身體是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巨匠電腦及家扶基金會共同發起「點亮希望育見未來」公益活動,每年提供1000名弱勢學童免費的學習課程,8年來,共幫助8千學童。去年接受幫助的學生耀男,開心分享「透過美語學習課程,終於有信心輕鬆開口說英文!」巨匠電腦董事長鍾梁權表示,8年來,看到8000名學子成長,每年都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去年9月開始,台北市提供國小1年級學童免費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總計施作2萬5134顆。今年3月16日至6月20日,再度啟動「國小1年級學童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專案,除了針對學童新萌出大臼齒的窩溝封填外,並提供上次大臼齒封填後6個月的評估檢查與保固。根據台北市去年學齡前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針對國內醫學中心急診壅塞、一床難求的情形,健保署指出,去年急診就醫人次由195.2萬下降至183.7萬,下降率為5.90%,而急診滯留48小時比率,也由3.33降至3.18%,下降10.06%;該署承諾將持續執行「提升急診暨轉診品質計畫」,建立緊急傷病患轉診網絡及轉診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