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觀看日全蝕前做足準備 專家提醒這些注意事項快筆記

觀看日全蝕前做足準備 專家提醒這些注意事項快筆記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明(21)日全台百年最大盛事之一,雲林、嘉義可以看到日環蝕,其他地區則能看到大面積日偏蝕,下次台灣再有日全蝕將在2215年,預估14時49分開始初虧,16時14分開始食甚(日全蝕)。由於觀測時間剛好在高溫夏日,醫師提醒絕對不要用眼睛直視太陽外,水分補充也絕對不能忘,以免中暑。


直視太陽恐灼傷黃斑部 保護眼睛用具不可少


由於14時太陽就開始缺角,許多觀測民眾肯定一早就站好位長時間觀察,很有可能一直抬頭看太陽有沒有變化。市立萬芳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就提醒,千萬不要用眼睛直視太陽,就算太陽有缺角或變成日環,陽光能量仍然足以灼傷黃斑部,引起水腫甚至壞死,由於黃斑部是中央視力主要來源,一有傷害變傷害視力。


吳建良提醒,觀測太陽有專門用具,可以減少直射眼睛太陽光,如果沒有專門用品,以前可以用相機底片或X光片,交疊多片減少陽光量,然而現在不容易找到相機底片,沒有底片的話也可以使用投射法,藉由小孔投射原理,觀察太陽投射倒影,來觀察太陽變化,千萬不要以為瞇起眼睛看太陽就能減少太陽光的傷害。


炎熱夏日大汗淋漓可能中暑 小便黃褐色身體水不足


炎炎高溫夏日,正中午開始就有可能站好定位,準備一下午太陽觀測。然而,至少要在太陽底下站3小時才會迎來日全蝕。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明提醒,長時間在高溫室外,防曬和補水絕對不可少,如果發現自己出現頭痛、噁心、想吐、頭暈等,就要小心恐怕中暑,必須適時補充水分,同時先到陰暗處休息。


康宏明強調,長時間在太陽下最好戴上帽子,全身也都要有適當的防曬措施,如果發現自己有一段時間都不想小便,就算小便,尿液顏色也非常黃,呈現出黃褐色時,就表示身體缺水。在太陽與高溫下,身體不斷流汗調適體溫,使的尿液排出量減少。所以一定要適時喝水,大量流汗有可能讓電解值失衡,也可以喝一些運動飲料補充。


不同體質補「水」大不同 中醫消暑這樣喝


站在中醫角度,不同體質補充的「水」也會有不同,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陳俊良提醒,腸胃功能不好,可以準備紅豆水或薏仁水,適時補充可以幫助身體消暑;如果是熱性體質民眾,可以吃西瓜或西瓜汁,西瓜皮上的白色果肉(翠衣),也可以煮水當作飲品喝,能夠協助身體消除暑氣。


另外,腸胃不太好加上有過敏體質民眾,可以把山藥與芡實一起煮水,也能夠加上意仁與蓮子,也能夠幫助身體排出暑氣,特別是蓮子不但有消暑作用外,也能夠安神作用,在面對炎熱天氣能夠有一定作用。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居第5位 糖友營養補充選對了嗎?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公布108年10大死因 近3成國人死於癌症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臨床上,一名患者雖身體無恙,但每次晚上睡覺時,都會突然驚醒,且一張開眼睛就會感到周遭環境劇烈搖晃,甚至讓他眼睛無法清楚對焦,讓他每天都很害怕夜晚來臨;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莊毓民指出,其實這又稱為快速動眼期行為異常,指的就是患者在睡夢中,卻不知覺參與夢境當中,或常會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一位剛新婚的32歲電子工程師工作時間長、壓力大,起初覺得胃口不好、尿液越來越黃,連眼睛和皮膚都變得很黃,才警覺身體出了問題,前往就醫治療發現原來是是慢性B型肝炎急性發作,肝功能GPT指數已破表,是正常人的70倍,醫師呼籲民眾定期接受肝炎篩檢,B型和C型肝炎目前都是有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你知道牛頓、愛因斯坦、邱吉爾、貓王、孫叔叔、馮勝賢這些古今中外、縱橫東西方政壇、體壇、科學界、演藝界的名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皆是「早產兒」。財團法人台灣早產兒基金會推出「早產兒名人巡迴展-抓周one歲」活動,將12位早產兒名人結合古禮「抓周」,設計成台灣第一個線上...

閱讀詳情 »

日常生活中,如果食物放置時間久了就會「長毛」,潮溼的地方如水池旁的玻璃膠也會有黑色斑點出現,並且有一股黴味,我們說這就是「發黴了」,那麼人體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不是也會「發黴」呢??夏天是和細菌賽跑的季節,炎熱高溫下,不論生食、熟食,都更容易孳生細菌,食物保存方法不當,你和家人都可能陷入上吐下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