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講話突然「破鑼嗓」喝水老嗆到 沒抽菸的她3個月後驚見是癌

▲(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沒抽菸習慣,55歲的張小姐,持續3個多月以來,講話聲音變沙啞,偶爾喝水還會被嗆到,但是喉嚨不痛不癢,一開始以為是感冒,到診所拿藥,但「破鑼嗓」狀況一直持續,變得心情沮喪不愛講話,轉至醫院進一步檢查,赫然發現甲狀腺有2顆腫瘤,最大達到2.5公分,診斷為甲狀腺癌。

台北慈濟醫院看耳鼻喉科醫師許瑛倢表示,透過內視鏡這才發現張小姐的右側聲帶麻痺,進一步診斷甲狀腺癌,立即安排進行甲狀腺全切除手術,並接受後續聲帶玻尿酸注射治療「燒聲」,玻尿酸注射之後,聲音明顯改善,恢復開朗健談。

許瑛倢指出,聲帶在發聲時兩側會閉合,藉由氣流通過引起震動來發出聲音,一旦聲帶麻痺時,聲帶兩側閉合不全,會造成聲音沙啞或氣音,吃東西則容易嗆到,特別是飲用液體時。

一般引起聲帶麻痺的原因,臨床常見包括:感冒時的病毒感染、甲狀腺腫瘤或良性結節,非甲狀腺癌症的肺癌、食道癌等,還有一種是甲狀腺手術過程中傷到喉返神經的後遺症。

許瑛倢解釋,甲狀腺背後有喉返神經,負責控制聲帶開合,當甲狀腺腫瘤壓迫或侵犯喉返神經,會出現單側聲帶麻痺,造成聲音沙啞或飲食嗆咳。

許瑛倢說明,該名女子接受雙側甲狀腺切除手術和後續放射性碘治療後,目前追蹤情況良好。甲狀腺癌的預後非常良好,以最常見的甲狀腺乳突癌為例,10年存活率可達90%,只不過甲狀腺全切除的病人,需終身補充甲狀腺素,以維持身體內分泌所需。

醫師提醒,一般人都有過聲音沙啞的經驗,或是在喝水、吃東西時不慎嗆到或咳嗽,這些多數人往往不以為意的小症狀,仍有可能是聲帶麻痺所引起,如果發生聲音沙啞的情況持續超過1個月,應到醫院進一步檢查,以找出真正的病因,及早發現和治療。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冠肺炎有後遺症? 台灣首例出院後肺有類SARS病變

26例了!北部6旬婦再傳2人 同住小女兒、外孫女探病待5分鐘也染疫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外臨床觀察或調查研究皆顯示,年齡與肥胖是新冠肺炎的危險因子,尤其肥胖者不但是高危險群,且有更高機率發展成重症,甚至死亡。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針對全台2萬名國小學童幫家人量測腰圍的數據,更找出一家之中腰圍超標比例最多的族群竟是「她」...

閱讀詳情 »

防疫當前,量體溫成了每日例行公事,但你知道量體溫要怎麼量才準嗎?微笑藥師藥局廖偉呈藥師叮嚀,服藥、皮膚過敏、量測部位潮濕或有外來物遮擋時都可能會影響耳溫、額溫的量測結果,提醒民眾宜多加留意!  因應防疫工作,不少場所都會主動監測體溫以防止疫情擴散。一般來說,當額溫達37.5度以上、耳溫達38度以上時...

閱讀詳情 »

文.蔡武穆 景暘環控能源顧問有限公司具有「特等冷凍空調工程承裝業」及「工程顧問業」雙特許營業資格。總經理藍世雄是通過高考的冷凍空調工程技師,也取得日本病態住宅二級診斷士資格,長期從事生技業、科技業及食品業的廠房環境建構及相關防疫設備的規劃與應用。因為專業的需求,一直在尋找可以同時解決空氣及物體表面污...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48歲的阿龍是一名資深國際導遊,去年買了人生中第一間房子,雖背負房貸,但因旅遊產業蓬勃,收入相當不錯,生活過得美滿穩定。沒料到今年突然爆發新冠肺炎,各國陸續鎖國,旅遊業受重創,公司不堪負荷結束營運。重大的環境改變讓阿龍頓時失去經濟收入來源,只好轉行從事基層保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