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警告!飯後這五個症狀正在警告你身體生病了!看完你還敢輕忽嗎?

一日三餐是很正常的時候,有時候飯後有些許不適,不要小看這些細節,它很可能預示著你已經病得輕了,那麼,下面就和一邊一起來看看,飯後如何養生​!

警告!飯後這五個症狀正在警告你身體生病了!看完你還敢輕忽嗎?
圖片來源

哪五個症狀警示我們身體出現問題?​

脹​

飯後飽脹或終日飽脹、噯氣但不反酸,胃口不好,體重逐漸減輕,面色輕度蒼白或發灰,中老年人要考慮到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胃下垂。​

痛​

常常於飯後2小時胃痛,或半夜痛醒,進食後可以緩解,常有反酸現象。可能有十二指腸潰瘍或炎症。​

吃了油膩食物後有右上腹脹痛並放射到右側肩部的,可能是患了膽囊炎或膽石症,尤其是喜食油膩食物、肥胖、不吃早餐的人更要注意。​

腹瀉​

吃東西不當或受了涼後發生腹痛、腹瀉,可伴有嘔吐、畏寒發熱,可能是急性腸胃炎、急性痢疾。​

飯後立即腹瀉,吃一頓瀉一次、稍有受涼或吃東西不當就發作,時而腹瀉時而便秘,腹瀉為水樣,便秘時黏液較多,有時腹脹有便意而上廁所又無大便,數年並未見消瘦,則患慢性過敏性腸炎可能性大。​

稍吃辛辣油膩、生冷食物、飲酒,或一進餐即會腹瀉,有的在腹瀉時或腹瀉前伴有腹痛、腸鳴,腹瀉後腹痛感會減輕,則可能是腸道功能紊亂。​

癌​

進食時有胸骨後受阻、停頓、疼痛感,且時輕時重者。這往往提示患者可能有食管炎、食管憩室或食管早期癌。​

飯後腹部脹痛,常有噁心、嘔吐,偶會嘔血,過去有胃病史近來加重,或過去無胃病史近期才發,且伴有貧血、消瘦、不思飲食、在臍上或心口處摸到硬塊,則考慮為胃癌。​

上述10種症狀解讀只作參考,不能作為診斷的依據。如果您真有胃腸不適的症狀,應儘早去醫院診治。還要囉唆一句,如果你此前從未做過胃鏡檢查,胃部不適反覆發作,即使醫生說不建議,最好還是做個胃鏡或腸鏡,這是萬無一失的做法。​

噁心​

飯後後出現泛酸、燒心、噯氣、胸骨後痛(平臥或身體前屈或腹壓增加時更明顯),要考慮胃食管反流病。​

飯後上腹痛,或有噁心、嘔吐、積食感。症狀持續多年,常在秋季發作,疼痛可能有節律性,如受涼、生氣,或吃了刺激性食物後誘發,可能是胃潰瘍。​

自制養生茶​

一、薄荷甘草茶​

功效:解熱消暑,有預防感冒奇效。​

成分:鮮薄荷葉10餘片,甘草5克,綠茶5克,太子參10克。​

做法:用500毫升開水,沖泡10分鐘後,濾去渣滓,加入適量白糖,調勻飲服,早晚各一次。​

二、菊花茶​

功效:清肝明目;有緩解眼睛勞損效用。成分:杭白菊5、6朵。​

做法:每日餐後,加少許蜂蜜沖泡飲服。​

三、金銀花茶​

功效:疏利咽喉、消暑除煩;有治療暑熱流感作用。​

成分:金銀花10克。做法:沸水沖泡頻飲。​

四、陳皮生薑茶​

功效:止咳化痰;有健胃消食保健功能。​

成分:陳皮20克,生薑片10克,甘草5克,茶葉5克。​

做法:先將1000毫升左右的水燒開,再將陳皮、薑片、甘草與茶葉投入,沖泡10分鐘左右,去渣,早晚飯後飲服。​

五、護膚養顏茶​

功效:護膚養顏;有改善乾枯皮膚妙用。​

成分:玫瑰花7、8朵。​

做法:用開水將玫瑰花沖泡,飯後半小時飲用。​

結語:​

有些時候,不要以為是一點點小事情,很可能是你的身體提前給你預警了,應該及時就醫,以防惡化。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在愛滋防治上成績斐然,2020年底即率先亞洲各國超越世界衛生組織定訂的90-90-90階段目標,今年更達到「90-93-95」。當感染者經穩定治療後,接著該思考的是如何幫助感染者活得更好,2016年國外學者提出第4個90的概念,也就是希望感染者在穩定治療後也可以有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琳瑯滿目的漱口水商品,使用方式與成分大有不同!牙醫師表示,一般漱口水主要功能為清潔牙齒、幫助清除牙菌斑、預防口腔異味與保持口腔潔淨等;藥用漱口水則作為口腔內殺菌消毒使用。同時,使用漱口水也必須配合正確的刷牙習慣,才能達到預期效果。購買前先諮詢牙醫 依自身狀況選擇民眾在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聽說熱檸檬水可抗癌,癌友可以多喝加熱的檸檬汁,這是真的嗎?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檸檬含有維他命C、礦物質,且為高鉀水果,幫糖友、癌友料理食物時,可以加點檸檬汁,增加口感,促進唾液分泌,但要說「可以抗癌」,就顯得誇大不實。 最近網路流傳「熱檸檬水可抗癌」等不實訊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5歲的翠花(化名)從事髮型設計,日前因腳趾腫痛求診,醫師評估是蜂窩性組織炎並安排住院治療,但出院一週後腳趾腫痛仍沒消退,懷疑是痛風上身,於是前往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檢查,經醫師詳細問診,發現翠花腳趾腫痛的位點在第三根及第四根腳趾頭接骨點,加上頭皮有明顯銀色脫屑紅疹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