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護肝運動一起來 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解

護肝運動一起來 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解

「醫生,我又不常喝酒,怎麼會得肝炎?」這是很多女性在診間常常提出的疑問,而女性患者由於通常較少喝酒的關係,90%以上的人會得到肝臟相關疾病還真的都與酒精無關。然而卻與「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很大的關係。

護肝運動一起來 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解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由脂肪肝轉化而來,再嚴重便會轉化成肺炎,因此可說是與肺炎對抗的前哨站。若是在這一步治療的好,之後便不致於惡化成肺炎,加上脂肪肝其實是種可逆的疾病,所以只要好好配合也有完全康復的可能。既然非酒精性脂肪肝這麼重要,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治療、用甚麼藥物治療呢?很遺憾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目前尚無法用任何藥物治療,僅能靠物理的方式治療。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方式

  • 控制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壓或是高血脂的患者,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危險族群,因此好好控制血糖及膽固醇,對此類疾病的患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 與營養師配合,達到有效的飲食控管:由於非酒精性脂肪的成因就是肝臟不正常的堆積了過多的脂肪,所以必須與專業的營養師配合,落實健康的飲食,如:減少攝取糖份、減少飲食中的油脂含量、多攝取蛋白質等……。唯有將所有可能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惡化的危險因子都去除,才能真正達到治療的效果。
  • 減重:由於非酒精性脂肪肝會導致肝臟被油脂包覆,所以患者一定要減去多餘的體重。只要減輕原本體重的10%,症狀就能明顯有所改善。比起之後龐大的治療費用、痛苦的治療過程、甚至還可能要換肝,減去體重真是再輕鬆不過的治療方式了。
  • 只服用必要的藥物:除了醫師開的藥物之外,盡量避免服用其他藥物。臺灣人特別愛服用藥物,平常即使沒事也會補充維他命c或是自己去買補品來吃,不過由於肝臟是負責代謝的器官,加上肝臟又已經在發炎了,應該盡量避免對肝臟造成多餘的負擔。

如何預防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就是因內臟被過多脂肪包覆而導致發炎所產生的疾病,所以若是想要預防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個最大的重點就是要「多運動」

護肝運動一起來 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解

為什麼多運動可以幫助預防非酒精性脂肪肝呢?

  1. 可幫助減重:非酒精性脂肪肝就是因體重過重引發的疾病,所以若是可以保持良好的體態,自然也不太會有內臟堆積脂肪的情況發生,疾病當然就不會找上門。
  2. 減輕肝臟負擔:肝臟為什麼對人體來說十分重要?就是因為肝臟會幫助人體代謝、排除多餘的毒素。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以藉由汗水排出多餘毒素、減輕肝臟負擔,也可以增加新陳代謝、增加器官的活力。

       肝臟上並沒有神經,因而當肝臟生病時也不會有明顯的症狀讓我們察覺他生病了,所以肝臟相關疾病可怕的原因就在於當發現時往往已經很嚴重了。故我們應該趁健康時就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才不會到時欲哭無淚唷!

更多優質內容請至SuperFIT官網

相關推薦

本土疫情趨緩,部分場域得有條件恢復營運。衛福部長期照顧司長祝健芳今列席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說明「衛生福利機構(社區型)因應COVID-19防疫管理指引」,社區式機構可在工作人員疫苗施打率達8成且做好防疫整備工作的狀態下,適度鬆綁,逐步恢復提供服務。其中,工作人員及服務對象若確診、居家檢疫、居家隔離、...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17例COVID-19本土確診病例,其中台北再增10例全台最多,今日台北首度啟動花博爭豔館作為大型接種站,稍後台北市長柯文哲將於下午3時30分召開記者會,針對花博大型接種站施打狀況、台北最新防疫政策進行相關說明。更多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民視快新聞》。(民...

閱讀詳情 »

由政委唐鳳規劃的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在13日開放18歲以上族群登記接種意願,湧入大批人潮同時上線。有一名網友卻發現,因為自己姓名中的一個字太特殊,導致無法順利預約。對此,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回應,會請系統方造字協助處理,指揮官陳時中也補充,下午有重新更正過了,一旦發現任何問題都會...

閱讀詳情 »

本土今新增17例確診,其中台北市有10例居冠,市長柯文哲強調,「到底疫情是不是有在控制、有機會徹底殲滅,這週就知道效果」。他認為,再慢台灣在10月就有大量疫苗可打,要怎麼撐過這3個月,他的策略是這樣,台北如果每天僅兩個不明感染源,是不是透過花力氣去追就可徹底剿滅、達到類似清零的效果?柯文哲並指出,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