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這類「果膠」恐害嬰幼兒消化出問題! 食藥署下令嬰幼兒罐頭全禁用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果膠是最常見用於果凍、果醬、冰淇淋等食品的增稠劑、乳化劑,但有一類果膠卻可能害家中的嬰幼兒「消化不好」,食藥署今(17)日發布修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將果膠、關華豆膠、刺槐豆膠從食品原料移列以食品添加物管理,限制、限量都更嚴格,尤其是全面禁止嬰幼兒罐頭食品不得使用醯胺化果膠,違者最高可處300萬元。

食藥署發布修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第四條及第二條附表一、第三條附表二,跟進國際管理趨勢,將果膠、關華豆膠、刺槐豆膠自食品原料移列以食品添加物管理,明年7月1日實施。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說,果膠、關華豆膠、刺槐豆膠是最常見的增稠劑、乳化劑,提煉自水果、植物種子等,廣泛被用於果凍、果醬、冰淇淋、優酪乳等食品中,以增添口感風味,目前是以食品原料管理,但國際間已陸續將其移為食品添加物來管理,在管理力道上會比較嚴謹,因此國內在參考聯合國食品標準委員會及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會所訂標準後,決定跟進。

廖家鼎舉醯胺化果膠為例,過去曾有使用於嬰幼兒的副食品、水果罐頭裡,結果影響小朋友消化不好的負面報告,考量嬰幼兒腸胃道發育還不好,所以此次也全面限制禁用。

變為食品添加物管理之後,廖家鼎指出,相關的純度、重金屬鎘的限量等都會寫在標準裡頭,安全比較有保障,且業者也要先向食藥署申請查驗登記,並由專人專冊管理,流向亦可以比較清楚。

廖家鼎表示,這類食品添加物相對安全,沒有急迫性,因此給予業者足夠緩衝期,未來也將每年監測市售食品的食品添加物含量,如發現產品違反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規定者,業者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開罰3到300萬元罰鍰。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良性家族遺傳卻害他大小便失禁、坐輪椅! 全怪神經纖維瘤長錯地方

辣嗆記者「我為什麼要告訴你!」後 莊人祥道歉自嘲:一時鬼打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尿失禁是很常見的泌尿科問題之一,患者是否應該少喝點水是以減緩漏尿症狀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尿失禁常見是因為骨盆底肌肉鬆弛所致,建議民眾應避免憋尿,養成少量多次飲水、定時排尿的習慣,並可搭配骨盆底肌肉訓練運動,症狀輕微者就有助改善症狀。若尿失禁已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可主動諮...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目前每年發現超過7百位聽損兒,國健署提醒家長,新生兒出生後3天內接受聽力篩檢未通過者,應儘快至醫院進行做診斷性的檢查,確認是否有聽損、聽障情形及其嚴重程度,並遵從醫師建議,儘早進行聽語治療及復健等療育或配戴助聽器、人工電子...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人健保一年就吃掉8千萬顆用量的胃藥成分中的ranitidine原料藥,在歐美最新監測發現含有恐致癌性成分的不純物「N-亞硝基二甲胺」(NDMA),在國外藥廠決定先停止全球供貨之後,食藥署今(20)日晚間也進一步宣布要求全面預防性...

閱讀詳情 »

圖/TVBS提供 台灣每年10月到隔年5月,因為大氣擴散條件的關係,進入了所謂的「空汙季節」。不管在台灣的南部或北部,近四年來肺癌的死亡率都飆升!除了傷肺,空汙還可能讓全身器官發炎罹癌!為了抵抗空汙侵襲, 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特地邀請醫師與專家們,跟大家分享如何預防空汙對身體的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