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資深糖友小心了 別只顧血糖卻忽略了這個!

資深糖友小心了 別只顧血糖卻忽略了這個!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台灣糖尿病病患人數突破220萬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最新「糖尿病醫病認知度調查」發現,十年以上的資深糖友,對致死率最高共病—心血管疾病的關注度,隨著罹病時間越長而越低。

糖友怕「看不見」 但最多糖友死於心血管疾病!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指出,糖友因擔心疾病影響生活品質,普遍較重視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其實心血管疾病才是糖友最常見的死因,預防共病應是疾病管理一大重點。

調查中,64.8%糖友認為血糖達標最重要,卻只有43%糖友符合糖化血色素HbA1c小於7%的標準,且台灣因共病住院,平均罹病十年的糖友中,六成同時患有多重共病,心血管就佔了其中五成之多。此外,近7成糖友不了解自己每天吃藥的效果,如此一來,對共病預防的幫助就很有限。

國際間強調共病管理 醫籲病友跟進

美國糖尿病醫學會及歐洲糖尿病學會在2018年就在「糖尿病治療指引」中,強調糖尿病照護首要目標是共病管理,因此呼籲台灣糖友可以跟上國際的腳步,主動與醫師加強溝通,了解藥物的使用及各類選項。

據歐洲心臟學會與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發布的最新2019「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治療指引」建議,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合併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有高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糖友,無論之前是否用過二甲雙胍類降血糖藥物,都建議可以直接使用SGLT2i(鈉-葡萄糖共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或GLP-1 RA(類昇糖素肽-1)。

SGLT2i經尿排糖 降血糖、護心腎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醫師表示,SGLT2i不經胰島素作用,而是將多餘葡萄糖透過尿液排出,部分病人用後有助於降體重,同時也有心腎保護作用,達到降血糖、預防共病的成效,不過要特別注意泌尿道照護、多喝水避免泌尿道感染風險。

糖尿病衛教學會 推「講糖」APP正確資訊E指掌握

多數糖友對糖尿病認知有限,大部分糖友沒監測血糖,甚至會未諮詢醫師就擅自增減用藥。有鑑於此,糖尿病衛教學推出「講糖」APP,透過圖文及影片介紹常見併發症、藥物衛教等內容,讓糖友能從正確管道認識糖尿病。

杜思德理事長、蔡世澤主任聯合呼籲,目前糖尿病照護目標是共病管理以增進生活品質,強調糖友為中心,建議糖友積極參與醫護團隊討論,共同決策治療計畫。

【延伸閱讀】

血友病預防性治療 維持凝血因子濃度更長效!

糖友控糖遠遠不夠 醫:血壓、膽固醇也要顧

把握6個月黃金治療期 乾癬性關節炎不再卡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1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對於賢妻良媳而言,過年時節忙碌並不算什麼,但難以融入婆家、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個外人等的陰影,卻總是如影隨形。不少人回想起過去在婆家不愉快的情景,在越接近年節的時候,就越是擔心害怕歷史重演,焦慮情緒如洪水般湧入,在心頭盤旋不走,當身處真實情境時,焦慮、情緒不定、感覺失控、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情人節放閃無罪!除了享用大餐、送禮外,情人間也會以親吻傳達對彼此的愛意,唇唇相接的舉動,再自然不過了,然而,在享受相依相偎的幸福之餘,當心一親吻,可能帶來一場病!接吻病潛伏期長   多經由唾液傳染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吳秉昇表示,接吻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年吃海鮮討吉祥,像是吃魚代表「年年有餘」、吃蝦會「鴻運當頭」、吃螃蟹則能「八方招財」、「縱橫天下」。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有皮膚過敏體質的人要當心,可能引起急性蕁麻疹,若是吃海鮮又喝酒,發作機率更會增加。帶殼海鮮類 容易引發皮膚過敏新光醫院醫學美容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準備迎接年節假期,少不了得和親友吃吃喝喝,但癌症病友可得多注意,飲食可得仔細挑選,吃對食物,才能有足夠營養,度過治療期間;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指出,尤其應避免食用生食外,隔餐食物食用前也要記得再次加熱,且留意食物保存期限,才能健康過好年。隔餐飲食加熱再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