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跑步,思考的運動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skeeze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跑步,可能比大家想像中的都還要需要大量的高層級思考。依據新的研究報告,跑步似乎可以改變大腦的運作方式。

這是這個月發表於[人類神經科學先鋒](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的文章,科學家發現長跑選手的大腦,在精細認知那區域的連結與其他同樣健康但沒跑步的人不一樣。這篇研究暗示說跑步比想像中的更花腦力。
跑步,思考的運動
科學家已經發現若要專精於某項活動,大腦需要更多深思熟慮的思考,連帶會影響大腦的運作。以樂器來說,演奏樂器需要很多精細與多變化的肌肉動作,同時間還需要有好的記憶力、專注力、事前規劃能力、還有腦部其他區塊的執行能力。所以,科學家用斷層掃描觀察專業演奏者表演過後的大腦,發現他們大腦對於不同種類思考的連結較好,大腦中感知的過程與肌肉精細動作的控制也比較好。

同樣地,在強調手眼協調能力、策略規劃能力、意志專注力的運動選手(例如羽毛球選手、體操選手),神經學家觀察他們,發現他們大腦對於認知與專注能力比非體育選手好。

但是大家通常不會認為跑步是項需要動腦的運動。因為人類幾乎從三歲就開始跑步,跑到後來大家腦中不會去想該怎麼跑,因此我們不會認為跑步會激發大腦更進一步的認知功能。

但是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學者發現,跑步會激發大腦思考領域,即便他們沒在跑步的時候也一樣。科學家找了十一位男性跑者與十一位過去一年都沒運動的男性來做實驗,讓他們運動一段時間後,利用斷層掃描檢測他們的大腦。結果發現運動者大腦活動的連結比沒有運動的人活躍。而這些活躍的大腦部位與高層級的思考能力有關。他們也發現跑者的大腦在記憶能力、多功能力、注意力、決策能力,以及視覺和其他感官知覺等能力上都比較活躍。

專家說:這個發現告訴我們,跑步不僅只是個簡單的活動,它就像活動的數學題目,需要複雜的導航技巧,加上計劃能力、對環境的偵測與回應能力。不過該實驗並沒有檢驗參與者的認知能力,因此不表示會跑的人比較聰明。

主持實驗的醫師希望未來能對此做更進一步的研究,想要瞭解跑步或其他體能活動是不是真的改變人的思考模式,還有跑步是否可以延緩老化。

參考資料:
Running as the Thinking Person’s Sport

相關推薦

維生素D雖然是健康的「陽光維生素」,但它也有黑暗的一面。加拿大多倫多的醫師團隊指出,1名54歲男子在服用極高劑量維生素D之後出現腎臟損傷。醫學專家認為這對消費者來說是個警訊。 多倫多全科醫院和多倫多大學家庭透析的臨床醫學研究員,同時也是該研究的共同作者Bourne Auguste博士說明,雖然維生...

閱讀詳情 »

1名50歲林先生喝酒喝到肝硬化,不僅不聽家人勸告,半年前還誤信友人所介紹的治肝偏方,將自家種植的石柏採來熬湯,持續喝了1個月,回診時,血液檢查報告嚇壞醫護人員,竟是急性腎衰竭。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陳一心指出,門診不少病人都有類似問題,不聽醫療專業人員建議,卻對不明來路的偏方感興趣,認為天然植物...

閱讀詳情 »

腸病毒是每個家長的夢魘,尤其家有學齡前幼兒更應慎防腸病毒感染。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夏季是腸病的的好發季節,除了勤洗手、環境消毒確保衛生外,更要提醒無論是大人、小孩從外返家都應立即洗手、更衣,才能減少病菌對家人的威脅!  腸病毒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但以夏季為好發季節,尤其當腸病毒疫情嚴重時,都會宣導...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一項針對生活行為與壽命長度的重大研究發現,如果在成年時期維持這五種健康習慣,壽命可以延長十年以上。 這項研究由哈佛大學領導,研究人員使用123,000名志願者的生活方式調查問巻和醫療記錄,以了解假如這些受訪者遵循這五種生活習慣 : 健康的飲食習慣、控制體重、規律地運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