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跨越傳統觀念接受器官捐贈 讓生命與愛延續下去

跨越傳統觀念接受器官捐贈 讓生命與愛延續下去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55歲張女士3年前與兒子共同簽屬器官捐贈同意書,另1位56歲擔任醫院志工的洪女士則因考量家人心情有所顧慮,10多年來屢屢猶豫是否該簽署同意書,直到近期遇到民眾分享心路歷程,終讓她跨越心中高牆,決定透過器官捐贈,讓生命與愛延續下去。


張女士表示,多年前因兒子就讀的學校正在推廣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小孩回家後與她分享此概念,她也認為平常都會捐贈用不到的衣服,當死後還能將無用化為有用,何樂而不為?正好與器官捐贈的理念不謀而合,便把握機會將器捐意願註記在健保IC卡上,同時了解人生無常,也時時提醒自己隨身攜帶器官捐贈卡。


擔任醫院志工超過15年資歷的洪女士,在醫院看過許多生死別離場景,早期也一度想簽署捐贈,但受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死無全屍」等東方社會傳統觀念及禁忌影響,遲遲無法下定決心簽署,加上早年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時,需要2位家人簽名,先生及兒子光是為此就足足考慮3個月才勉強同意,更讓她不敢與家人提及器官捐贈的事情,擔心家人反彈更大。不過她透露最近聽完2位來院民眾的故事讓她深受感動,再加上年紀漸長,認為應回歸自己這輩子的人生目標,終讓她決定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也獲得家人支持。


洪女士分享,1位50多歲的父親因肝功能不佳,需接受肝臟移植,雖然與兒子配對成功,同時考慮到萬一手術失敗,希望遺愛人間,將身上的器官分享給需要的人,故於手術前篤定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另1位25歲少女陪朋友看病,因認為世事無常,決定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行政副院長徐弘正表示,根據109年度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目前有效等候器官移植病人將近1萬人,但接受大愛器官捐贈人數不到200人,仍有多數患者在等待適合的器官,希望透過器官捐贈活動,能夠讓民眾了解器官捐贈的真諦,並實際簽署器官捐贈卡,透過愛的傳承,延續他人更好的生命力。


舉辦器官捐贈活動中,更邀請到傳愛大使「小麥貝兒熊」、世界金牌小丑熊熊與民眾互動,由熊熊靈活運用氣球,透過戲劇演出讓民眾了解「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的原則,小麥貝兒熊則廣邀大眾認識器官捐贈,希望透過此活動能將愛傳下去。


更多NOW健康報導
▸今夏中暑急診患者創新高 國健署提供3招預防熱傷害
▸口腔癌發病到死亡時間短 中醫:早期這些徵兆應警覺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女性尿失禁分4種 停經後婦女多合併2種常「溼」控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有1名65歲女性,有大腸癌家族史,5年前大腸鏡檢查顯示正常、半年前糞便潛血檢查呈陰性,但2個月前發現有貧血問題,以為是缺鐵性貧血而接受治療,直到最近2周右下腹劇痛,治療後也未見改善,經電腦斷層、大腸鏡檢查才發現,是位於盲腸的大腸癌第3期,須接受手術及化療。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南投一名70歲陳姓老翁,十月中旬接聽女兒打來的電話,卻聽不到話筒聲音,起初以為是電話故障,但移到另一耳接聽時就出現聲音,赫然發現出問題是電話自己的耳朵!陳翁趕緊至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就診,耳鼻喉科醫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也就是俗稱的「耳中風」。在醫師給予口服及耳內注射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小腦萎縮症又稱為脊髓小腦萎縮症或脊髓小腦失調症,罹患成因有先天基因異常的遺傳因素,後天則與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生化酶缺乏及DNA修復功能異常有關,確切病因不明。目前西醫針對小腦萎縮症並無任何有效治療方法,只能採取B12等神經促進劑、銀杏或阿斯匹靈來加強活化神經及血液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