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天吞35顆藥 逾半非必要?

一天吞35顆藥 逾半非必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一位高齡長者,每天服用多達35顆藥物,卻不知很多是重複的,所幸透過家醫科居家護理團隊訪視,順利減少重複用藥。

慢性病高齡老人  屬重度居家醫療

82歲劉先生有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病、帕金森氏症、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及攝護腺肥大等病史,日前發生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至台南市立醫院求診,住院期間併發上消化道出血、泌尿道感染及總膽管結石。

經治療出院後,轉至其醫院復健科接受復健,劉先生中風後造成右側肢體癱瘓,又有留置鼻胃管,因此轉介台南市立醫居家護理,依重度居家醫療收案。

病情複雜用藥亂  身體不適病情糟

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辛明容醫師與居家護理團隊,初次訪視即發現劉先生長期未規則就醫服藥,且因病情複雜用藥情形相當紊亂,藥物種類多達14種,一天服用高達35顆藥物。

醫師表示,許多病情複雜又出入不同醫院、診所的患者,常有用藥重複的問題,造成患者承受多重藥物的副作用,身體更加不適。

辛明容醫師根據劉先生病況即時調整用藥,經過數次訪視,將藥物做適當地整合,由一天35顆藥物減至16顆。劉先生不止疾病控制得更穩定,也不須承受多重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及不便。

長期照護需定期檢查 居家照護應更完善

辛明容醫師表示,通常親屬初次面臨長期照護的病患,有諸多疑慮及不安,透過醫師定期診視,居家護理師也會指導照護技巧,如鼻胃管灌食技巧、飲食、翻身、拍背技巧指導,以及居家生命徵象監測、物理治療運動,配合生活照顧項目衛教及疫苗注射等,讓病患在家也能接受完整的醫療照護,家屬亦減少很多負擔。

辛明容醫師提醒,只要是患者居住於住家中,且因失能或疾病特性致外出就醫不便,經照護團隊醫事人員評估有明確醫療需求,就可以申請「居家醫療」,讓行動不便的患者享有醫療照護可近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2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腦瘤有沒有拿乾淨,開刀後馬上照MRI(磁振造影)就知道!」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治醫師許秉權一向這麼做,他認為術後MRI立刻檢視手術成果,有圖有真相,是神外醫師養成過程重要的習慣,也是對病患誠實負責的態度,更應教育民眾要掌握知悉了解術後狀況的權益。許秉權一年大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中秋佳節即將來臨,月圓人團圓的時刻,對於獨居長者而言,往往會觸景傷情。為關懷獨居長者,馬偕醫院醫療團隊一行人特別在中秋節前夕,前往中山區及大同區的獨居長者家中拜訪探視,並致贈中秋月餅,獻上祝福。今年中秋很不一樣高齡90歲的王爺爺在台灣沒有妻兒、長年獨居,自2006年起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檢確診零期胃癌 用內視鏡手術完診一名66歲蔡姓男子,務農且生活作息都很正常,長期卻有胃悶痛的情形,家人勸說到醫院檢查,但因為覺得做胃鏡會不舒服,且認為不嚴重所以並不在意;最近因親友鼓吹,得知醫院也有舒眠胃鏡檢查,才答應一起到童綜合醫院進行全身健康檢查。沒想到進行胃鏡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企鵝家族」鬥陣來 與南雅扶輪社相見歡小腦萎縮症的患者因為神經漸進式的退化,造成多重障礙,發病初期走路會搖晃,為保持平衡二腿微張,走路像企鵝一樣搖擺,所以稱為「企鵝家族」。由於病友發病後除了家中及醫院二處跑外,也顯少有娛樂的機會,更何況是走進人潮擁擠的電影院;南雅扶輪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