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蹲下爬不起來?4招運動助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蹲下爬不起來?4招運動助改善

「蹲了,爬不起來!」困擾著很多銀髮族,大多是因為退化性膝關節炎造成行動不便,常見症狀有疼痛、僵硬、腫大變形或出現磨擦聲響。就醫時藉由X光檢查可以發現關節間隙狹窄或骨刺生成等現象。

減重、運動、藥物治療三管齊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符民意表示,除了關節鏡及換關節手術,在膝關節炎初期可以藉由減重、運動、藥物及復健治療減輕疼痛改善病況。藥物治療有消炎止痛藥、補充軟骨成分藥物(葡萄糖胺)或是注射玻尿酸或血小板濃縮製劑都可以減緩及改善發炎及軟骨損傷。

改善日常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符民意醫師解釋,除了藥物治療,改善日常生活和運動方式更為重要。適度運動可以促進膝關節軟骨的新陳代謝,所以即便有退化性關節炎也是需要活動保健。適合的運動是健走,走路時會產生間歇壓力刺激膝蓋軟骨的新陳代謝,但是要注意避免膝關節彎曲超過一半的動作如爬坡、爬樓梯。

調整運動方式就能延長膝關節使用年限

在騎腳踏車時建議將坐墊調高,如此可以減少膝蓋彎曲角度,減輕膝關節壓力。而在游泳時使用自由式比起需要反覆蹲踢的蛙式,較不傷膝蓋。符民意醫師建議,逐漸進入中高齡的朋友,可以依照自身體能條件,調整運動方式及生活習慣,延長膝關節的使用年限,迎接行動自如的銀髮生活。針對膝部的保健運動包括:

1) 直抬腿運動/

可強化大腿股四頭肌力量,穩定膝關節。

2) 抱膝運動/

可維持膝關節彎曲能力,並增加靈活度。

3) 壓膝運動/

可維持膝關節伸展能力。

4) 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

提升股四頭肌力量。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根據2013發表的研究指出,台灣超過50歲的低骨量者,女性佔47.5%,男性佔57.1%,若以高雄市50歲以上人口數換算,低骨密者恐高達38.1萬人,換句話說,在高雄每3人中就有超過1人,即將面臨骨質疏鬆所導致的骨折風險。 定期篩...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80多歲的男性,在4月時出現了鬥毆、帶雞頭面具的幻覺,並逐漸出現記憶力缺損、無法認得妻子及時間地點方向感錯亂至醫院求診,僅回診一次即未再就診。而在8月時又因拿剪刀自殺行為住院,但因患者入院後,無法說明行為緣由,因此,透過檢查後發現他除了整體認知功能及日常生活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年齡一大,多數民眾的養生觀念便四起,認為肉應少吃,多吃蔬果,才能達到養生的效果,但事實上,隨著身體的老化,吸收率將會不如從前,又加上蛋白質攝取不足,恐怕會讓身體出現營養不良的警訊,包括,骨鬆、失智症與肌少症等等,而根據統計,五十歲以上熟齡族,就高達百萬人以上,每日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全台有三百三十萬人,罹患B、C型肝炎,換言之,走在路上,幾乎是每七個人,就有一人肝炎病毒在身體裡作祟,然而,卻「沒人知道」這些人身體宛如綁著一顆肝炎炸彈,等著在身體最虛弱的時刻,一步一步讓肝臟走向衰亡的命運。 到底有多少肝炎患者不知道自己罹患B、C肝?根據粗估,大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