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輕忽篩檢!疾管署:3成1愛滋感染者 診斷後1個月內就發病

▲(照/翻攝自『勇敢.去愛』活動網站)。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的愛滋感染者至今年4月底為止,累計已達3萬8603人。疾管署分析去年新增愛滋感染者,推估國內仍有約1成6感染者不知道自身感染狀態,成為「黑數」,且值得注意的是,疾管署指出,有逾3成1是在診斷後1個月內發病,比例偏高,提醒有高風險行為者務必主動愛滋篩檢,以早期診斷,及早就醫治療。

為鼓勵民眾主動進行愛滋篩檢,疾管署與歐巴尼紀念基金會、教育部共同舉辦「『勇敢.去愛』愛滋篩檢宣導短片比賽」,希望激發民眾創意,透過拍攝愛滋篩檢宣傳短片,並上傳網路新媒體平台的方式,推廣正確的愛滋防疫觀念。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去年國內新增的愛滋感染者仍以15歲至34歲的青壯年族群占多數,約70%;而國內該青壯年族群的感染人數,先前是以2017年的數字較高,至於今年,疾管署則推估青壯年族群感染者人數應該與去年相當。

疾管署進一步的統計資料分析更顯示,國內仍有約16%的感染者不知道自身感染狀態;且診斷後1個月內發病的比例也偏高,約31%,莊人祥直言,最近幾年來這數字大概都維持3成左右,凸顯忽略篩檢的危險性。

莊人祥強調,聯合國及WHO已明確宣示於2020年要達成「90-90-90」目標,意指90%知道自己感染、90%感染者有服藥及90%服藥者的病毒量測不到,在台灣,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比例已提升,從2015年的75%上升至2018年的84%,已找出更多潛在感染者,但找出來的感染者,仍是有約3成延遲診斷,唯有民眾注重自身健康,主動愛滋篩檢,才有助早期診斷,及早就醫治療。

短片創意比賽共分為校園組、社會組及多國語言組,可以個人或團體身分報名參賽,通過初審的作品可於YouTube平台公開分享,評選方式包括觀看次數和專家評審,最高獎金為8萬元。詳細比賽資訊可上活動網站(https://contest.bhuntr.com/tw/980385505355134917152309102b),報名期限至今年6月30日截止。

照片來源:翻攝自『勇敢.去愛』愛滋篩檢宣導短片比賽活動網站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植牙」前的深度探索──掌握全身健康狀況 植牙,聽起來簡單,其實並不容易!雖然醫學日漸發達,但仍有不少限制。 身體狀況是否會影響植牙?相信是許多人內心的疑惑,在決定手術之前,先檢視一下自身狀況,才能規劃植牙後的美好人生。   「病」非絕對!──有這些病,還是可以植牙? 「我能植牙嗎?」罹患...

閱讀詳情 »

清潔「植」標──植牙假牙的清潔與保養 自然牙怕蛀牙,那不用擔心蛀牙的假牙,想必無所畏懼吧。但假牙絕對不是不做好清潔的免死金牌,一不小心,牙周病可能已經找上你! 說到清潔,最重要的肯定是正確刷牙。但是一般能刷到的牙齒面積只有72%,剩下的28%是刷不到的牙縫,必須用牙線或牙間刷清理。對植牙患者來講,植...

閱讀詳情 »

大腦萎縮的失智症 失智症是大腦組織的神經細胞及神經突觸數目明顯變少,大腦有萎縮的現象,認知功能也因而退化。失智症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 原因一:大腦神經元被附著了一些蛋白質,例如類澱粉蛋白β-Amyloid Plaques,導致神經元快速死亡。 原因二:由巴金森氏症發展而來,患者除了認...

閱讀詳情 »

你的自律神經失調嗎? 經常覺得渾身不對勁,有焦慮、失眠、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狀,到醫院卻檢查不出病因?請從下列檢測目中,依符合狀況給分: •總是如此或經常發生者給2分 •偶爾發生者給1分 •未曾發生者給0分 全身肌肉緊繃 肩頸痠痛 偏頭痛 腰背痛 牙齒咬合過緊 睡覺時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