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輕熟女小心!脖子出現腫塊 恐是甲狀腺癌

輕熟女小心!脖子出現腫塊 恐是甲狀腺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三十二歲的黃小姐,平日會計工作忙碌,去年初偶然摸到脖子出現腫塊,原以為工作壓力大或感冒所致,到醫院就診後才發現,甲狀腺有一顆約兩公分大的結節,進一步細針穿刺檢查發現是良性。但今年初再次穿刺檢查,結節長大至四公分疑似發展成惡性,醫院替她進行甲狀腺切除及頸部淋巴取樣,確診為「乳突型甲狀腺癌」合併淋巴轉移。

三軍總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醫師諶鴻遠說,甲狀腺癌一年新診斷案例約有三千多人,其中女性罹癌人數占七到八成,男女發生率約為一比四,在十大癌症排行榜中名列第八名,女性癌症排行則為第五名。主要分成「分化型甲狀腺癌」、「未分化型甲狀腺癌」及「髓質型甲狀腺癌」,其中分化型(包括乳突與濾泡型)則佔了九成五以上,目前推測與性別、遺傳、飲食及頸部輻射有相關性。

甲狀腺癌預後佳 新型口服抗癌標靶藥物助患者一臂之力

諶鴻遠醫師表示,雖然甲狀腺癌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尤其是年輕族群,但甲狀腺癌也是最有機會治癒的癌症。一般癌症分期多以腫瘤大小、是否侵犯鄰近器官與遠端轉移來判定,但甲狀腺癌是以年齡做修正分期,最新分期標準訂為五十五歲以下僅有第一及第二期(以有無遠端轉移區分),十年存活率約九成;但五十五歲以上則可分為第一至第四期,其中第四期包括鄰近器官侵犯與遠端轉移,十年存活率低至四成左右。但所謂分期與存活率還是與治療是否適切有關。

以黃小姐為例,諶鴻遠醫師解釋,因為甲狀腺癌病程進展緩慢,年紀越輕治療效果越理想,黃小姐雖發生鄰近器官侵犯與淋巴轉移,但因為年輕就開始進入治療期,修正分期為第一期,經手術切除病灶後,目前已準備接受放射碘治療,估計應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諶鴻遠醫師指出,「分化型甲狀腺癌」治療方式較為單純,以手術切除、放射同位素碘131治療及荷爾蒙治療為主,但若癌細胞已「去分化」無法再吸收碘,則治療起來較為棘手,死亡率偏高,所幸目前有新型口服抗癌標靶藥物治療可選擇,患者可與醫師好好溝通,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選項。

「目前分化型甲狀腺癌已有全新標靶藥物,對於部分病人可提高疾病無惡化存活期、降低腫瘤大小,可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且為口服膠囊,服藥相當便利。」諶鴻遠醫師說明,根據臨床醫學研究,新型口服抗癌藥可作為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對放射碘治療無效時的標靶治療藥物,針對放射碘治療反應不良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之分化型甲狀腺癌成人患者,可達到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生成、腫瘤生長及癌症惡化,且有顯著反應率為65 %,相較於對照組延長14.7個月的無疾病惡化時間。

「推、吞、觸」三步驟自我檢測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諶鴻遠醫師提醒,甲狀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民眾可依照「推、吞、觸」三個簡易步驟,自我檢測。第一步「推」,自我檢查甲狀腺大小,用大拇指與四指輕推頸部,並注意是否有腫脹的感覺;第二步「吞」,於鏡前稍抬高頸部,然後用力吞口水,觀察喉骨附近是否有不尋常凸出物隨氣管上下移動;第三步「觸」,藉由兩手觸診沿著後頸檢查甲狀腺的對稱性及腫瘤的性質,如腫塊的大小、形狀、硬塊等等,亦可評估兩側至前頸部是否有淋巴結腫大情形。

諶鴻遠醫師說,民眾體檢時須注意是否涵蓋甲狀腺檢查,若已知脖子出現結節,一定要定期做超音波檢查,如果合併有聲音沙啞、呼吸不順或吞嚥異物感更要迅即就醫,而病友曾經做過甲狀腺手術者,則需固定期回診追蹤,有些患者以為手術切除等於痊癒,千萬別因為怕麻煩,而忽略持續追蹤、錯失治療的契機。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六十歲女子有尿失禁困擾已二十年,因為害怕開刀,一直都不敢治療,日前看到可經由微創手術治療尿失禁,進而到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婦產科就醫,結果被診斷為「膀胱過動症」。由於膀胱過動症所導致的尿失禁並不需手術,只要透過藥物及運動就能改善,讓這名女子真是悔不當初,為何不及早做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根據國外研究指出,自然牙越多的人,不論年紀,記憶或是認知上都表現的較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牙周病科主任何坤炎指出,不管如何,維持牙齒的健康是每個人都必須關注的課題。該項研究證實,自然牙保留越多的人,相對也表示較為注重健康;何坤炎主任說,像是刷牙時應避免過度施力,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20歲劉姓女大學生,國中時身上就出現狐臭異味,雖然有用止汗劑或香水,但是仍然有異味,使得男友經常嫌她狐臭嚴重而吵架;因此,這名女學生日前求診童綜合醫院醫學美容中心,決心一勞永逸以手術來治療狐臭問題。收治這名女學生的童綜合醫院整形外科陳世宜醫師表示,腋下的頂漿腺過度發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運動的好處真不少!根據研究發現,運動可以對抗重度憂鬱症,而且無論是單獨做運動,或是運動合併有藥物或心理治療,都很有效。該項研究是由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研究中心精神醫學部所進行;研究發現,有氧運動是重度憂鬱症患者的首選,然而,訓練肌力與肌耐力的阻力訓練也有效果。研究者並建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