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逆轉9次流產! 難孕媽靠找出胚胎著床「黃金時間」成功懷孕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求子之路的辛苦,外人往往難以想像。今年38歲的黃小姐,就歷經了反覆9次的流產,為了把孩子生回來,她求醫無數次,長期施打排卵針、每天吞20幾顆藥物,5年來花費近百萬,仍找不到懷孕失敗的原因,直到接受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找到胚胎著床的「黃金時間」才成功懷孕。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不孕症發生率約為15%。過往研究也發現,在反覆性著床失敗的不孕案例中,有近3分之1有著床窗期偏移的問題,若是在子宮內膜尚未達到完全成熟的情況下,也可能增加後續自然流產的發生率。

收治病人的新光醫院生殖團隊醫師李毅評表示,黃小姐就是這種狀況,由於已經成功育有一子,因此在前期治療過程中,一直未曾被懷疑過是否有著床窗期偏移的問題,直到接受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才發現窗期確實較一般人延後了24小時,導致過去的胚胎無法在理想的時間點著床。

胚胎著床也有良辰吉時!李毅評說,子宮內膜隨著年齡增長,容易導致著床窗期偏移,而透過調整植入時間,黃小姐總算成功懷胎,目前已懷孕近5個月,且毫無任何先兆性流產跡象。

李毅評強調,人工生殖費用昂貴,平均每周期花費15到20萬元,且未必會成功,臨床經驗觀察,這對不孕夫妻形成相當大的經濟壓力,但若能借助「精準醫療」的發展,運用個人化生殖技術將胚胎精準植入,有效提高胚胎成功著床機率,不僅有助提升台灣的生育率,還能大幅減輕不孕症家庭的負擔。

李毅評說,台灣生殖醫學技術精湛,以平均36.7%試管嬰兒治療著床率高居全球第2,部分女性若有子宮內膜過薄、導致不易成功懷孕的問題,類似檢測有助在傷害較低的情況下,用少量的檢體,幫助醫師臨床判斷,找出較適合胚胎植入的黃金窗期,提高懷孕率,降低流產風險。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衛福部證實首批AZ疫苗真的來了! 陳時中匆匆現身指揮中心回應了

好消息!健保給付B肝抗病毒用藥擴大 這3類人可以吃到藥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宣布新增274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73例,總計347例,其中台北市122例。稍後台北市長柯文哲將於15時30分召開北市疫情記者會,說明目前的疫情發展與台北最新防疫政策。更多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民視快新聞》。(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閱讀詳情 »

台灣今新增274例本土、73例校正回歸與15例死亡。先前一直保持零確診的澎湖縣今破功,出現首例個案,如今本島都有本土疫情,離島中只剩金門縣還是零確診淨土。澎湖昨就傳出有確診消息,今日確定為首例個案。澎湖縣長賴峰偉昨晚在臉書表示,5月29日這名50餘歲女性案例入院至今尚在插管治療,無法直接詢問,足跡調...

閱讀詳情 »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31)日召開「行政院疫情會議」,針對民間團體有意引進國外疫苗,蘇貞昌裁示成立服務窗口,由經濟部和內政部負責處理。另也請政委唐鳳加速完成「疫苗接種預約平台」系統設計與測試。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近日有企業及民間團體熱心引進國外疫苗的建議及申請,蘇貞昌表示,非常感謝各方的善意,並指示...

閱讀詳情 »

台灣昨(30)日新增266例本土、89例校正回歸,原本死亡案例新增11例,經過查證後發現誤植「案4582並未死亡」,死亡數下修至10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對外致歉,並還原事發經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國內新增11例死亡,不過記者會後,緊急下修為10例,背後原因是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