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顆銅板價痛風老藥秋水仙素 高醫獨創給藥模式抗肝癌

這顆銅板價痛風老藥秋水仙素 高醫獨創給藥模式抗肝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肝癌晚期的治療,一直是醫界棘手的難題,包括近年來火紅的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也只能延緩肝癌的惡化,並無法治癒肝癌,而且副作用高、價格昂貴。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將過去用來治療痛風的秋水仙素老藥,應用在晚期肝癌臨床上,每錠0.5毫克只有新台幣3元銅版價,療效並不比動輒數十萬元的新藥差,已有1名病人存活了4年,為晚期肝癌治療帶來新曙光。

秋水仙素 痛風老藥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表示,秋水仙素或稱為秋水仙鹼(colchicine)是問世數十年的老藥,價格相當便宜,在國內通常用來預防與治療痛風;肝膽胰內科林子堯教授和其團隊研究發現,這個老藥也可用來處理肝癌,共收治了15名患者,經6年的臨床試驗,結果發現第二期病人的整體存活期和對照組使用第一代標靶藥物並無差別,其中一名轉移肺部的患者經過4年的追蹤治療至今,為晚期肝癌治療帶來新希望。

高劑量口服秋水仙素 有助抑制肝癌

高醫肝膽胰內科林子堯教授表示,秋水仙素具有抑制細胞有絲分裂的特性,由於癌細胞有絲分裂速度比正常細胞更快,因此更容易受到秋水仙素的影響。他以先前首創的「應用常規肝腫瘤細針抽吸檢查剩餘檢體做初級細胞培養方法」,對病人初期培養的肝癌細胞進行一系列體外與動物實驗,證實臨床許可的高劑量口服秋水仙素,可有效抑制肝癌及其癌症相關纖維母細胞之增殖;其抑制肝癌細胞增殖的作用,等同於肝癌化療常用注射劑「小紅莓 (epirubicin)」最高血漿濃度(1ug/mL)的作用。

長期高劑量秋水仙素有致死風險 高醫獨創給藥模式

林子堯教授指出,秋水仙素過去未被用來治療癌症,是因長期高劑量會產生嚴重副作用甚至死亡,而低劑量又無法達到抑制肝癌細胞增殖之作用。為解決此一難題,他和團隊獨創一套高劑量秋水仙素長期給藥模式,從2013年6月至2019年5月間共收治15名晚期肝癌病人,此給藥模式經早期第二期(IIa)人體臨床試驗,證實可繼續應用在人體臨床試驗上;其主要副作用是腹瀉。經6年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第二期臨床試驗病人的整體存活期和對照組使用第一代標靶藥物並無差別。

其中一名病人62歲的蘇先生本身患有C肝,因先前沒有症狀而沒有定期追蹤,10年前某天突然食不下嚥、容易疲倦,就醫檢出肝臟有顆5-6公分的腫瘤,經轉診到高醫接受治療,4年前腫瘤轉移到肺部,使用標靶藥物失敗後開始接受肝膽胰內科林子堯教授的人體實驗計畫,服用秋水仙素至今。

蘇先生使用一年的秋水仙素藥費尚不及標靶藥物1至2天的費用,可謂物美價廉又少副作用之治療模式。蘇先生表示,肝癌細胞很頑固,自己也無法控制,只能學習和癌細胞和平相處;他珍惜存活的每一天,感謝林子堯教授團隊一路扶持。

肝癌治療新方式 晚期病人存活增希望

林子堯教授表示,秋水仙素抑制肝癌進展之機轉和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並不相同,病人在接受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時,也可考慮合併使用秋水仙素長期給藥模式,可以提高整體治療成效,讓晚期肝癌病人存活愈來愈有希望。

【延伸閱讀】

產後腰痠、漏尿!盆底肌作祟? HIFEM科技緩解不適感

腦袋卡卡、神經大條? 增加腦部BDNF蛋白是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為去除精神病人汙名形象,台灣精神醫學會與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積極推廣「精神分裂症更換譯名運動」,衛生福利部也呼應該項活動,今年5月召開跨單位研商會議,全面推動Schizophrenia中文譯名由「精神分裂症」正式更名為「思覺失調症」。日本花了7年的時間,在2002年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小時候胖,長大恐疾病纏身!炸雞、薯條是小朋友最愛美食,最新調查發現,國內近3成學童的腰圍超標,日後罹患三高、慢性疾病風險大增。營養師強調,腹部脂肪堆積是導致成年後肥胖,以及罹患慢性疾病的主因,建議家長定期幫孩子量腰圍,養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的好習慣。董氏基金會今年5至6...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症蟬聯國人死因首位32年。衛生福利部公布去年死亡人數共15萬4374人,死者平均年齡為71.4歲。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其次為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平均每11分44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男性為女性的1.8倍,前3大癌症死因,則為肺癌、肝癌,以及大腸癌。衛福部公布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氣候很反常,有研究顯示,太平洋水溫已經升破過去出現聖嬰現象的年份,今年夏天可能出現超強聖嬰現象!也因此,今年入夏以來,天氣一直悶熱潮濕,導致女性私密處感染情形明顯增加。日前就有一名年僅14歲的國中生,因不安全性行為、加上未保持陰道通風乾燥,導致私密處反覆感染發作。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