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連護理師都忽略的... 致死率第一的婦癌竟是它

連護理師都忽略的... 致死率第一的婦癌竟是它

「天呀!真的是我得癌症嗎?」、「我還有機會成為媽媽嗎?」一名42歲的陳小姐,是一個開朗負責任的護理師,因為左腹越來越大,以及腹部疼痛外院就醫,轉到台中榮總確診為卵巢癌,術後繼續接受六次化學治療,完成第一次所有療程。

化療後人工受孕  卵巢癌患者迎接新生命

臺中榮總婦科主任呂建興醫師表示,陳小姐罹癌初期與交往8年男友結婚,在第一次化療結束後,接受人工受孕生下寶貝女兒。發現腫瘤復發,陳小姐勇敢的接受第2次減積手術及化學療程。

接著第三次新療程,開刀切除腹膜腫瘤,包含六次化療+21次標靶治療。追蹤期間因腫瘤指數CA125指數升高,持續接受了11次化療+17次標靶,直到108年6月結束治療,現況持續追蹤中。

婦科癌症隱形殺手  症狀不明顯難察覺

呂建興說明,卵巢是婦女生殖系統中最重要的器官,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卵巢癌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1500多名新病例發生,由於它位在骨盆腔深處,有病時不易早期發現,等到發現時往往是很晚期,被形容為「婦科癌症中最可怕的隱形殺手」。

當腫瘤逐漸長大、壓迫到鄰近器官,會出現一些輕微、模糊的症狀,但也容易被輕忽,等到腹脹、腹痛、消化不良、食慾降低等 症狀出現時,卵巢癌多已是第三期以上。根據統計,有75%的卵巢癌確定診斷時,已經轉移,雖不是最常見的婦科腫瘤,卻是高居婦科惡性腫瘤死亡率第一名。

指導卵巢癌病友營養衛教  積極追蹤治療 

臺中榮總每年都會為卵巢癌友們,舉辦真愛關懷病友會活動,活動也特地邀請相關職類醫療照護團隊,指導卵巢癌復發如何治療,讓病友及家屬多認識相關輔中醫輔助治療、營養衛教、治療副作用等知識,以增進病友疾病適應,及治療後的自我照護能力。

【延伸閱讀】

求子要靠「卵」實力! 卵泡發育不良這樣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9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若有腎癌家族史 罹患機率高4倍台灣罹患腎臟癌人數逐年增長,每10萬人中約有1人罹患腎臟癌,好發於60到65歲成年人,其中最常見的種類為腎細胞癌。腎癌危險因子包括抽菸、肥胖、高血壓、遺傳疾病等,若是有家族病史,更可能有高於常人4倍的疾病發生率。台灣泌尿科醫學會蒲永孝理事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眼要能讓對方抓住目光焦點,除了有雙神采大眼,於全臉位置正中間的鼻部亦是能讓目光聚焦的重點部位,可充分展現一個人外表所呈現出來的氣質與個性之特徵。因此,鼻部整型也就讓想要改變外表、提升顏值的人,列為首要調整部位。然而,好看的鼻子沒有一定的鼻形範本,更沒有高度、挺度標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晚期腸癌佔2成 目標延長存活、降惡化風險大腸癌連續11年高居台灣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兩成患者屬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治療目標是延長存活期,降低惡化風險,治療方式還需視病人體力而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王輝明副主任指出,可判斷病人體力當下能否自理生活,比如到百貨公司購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南市因城鄉差距大,醫療資源不均,37個行政區中,其中就有5個轄區內1家牙醫診所都沒有,居民欲看牙醫需舟車勞頓,十分不便。為讓偏鄉居民也能就近就診,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打造一輛口腔保健巡迴車,自107年7月2日啟動以來,巡迴醫療於偏鄉、醫療資源不足區,深獲當地居民好評和歡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