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年不吃藥怕當藥罐子成迷思? 藥師糾正錯誤用藥觀念

過年不吃藥怕當藥罐子成迷思? 藥師糾正錯誤用藥觀念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傳統習俗認為過年不能吃藥,否則這一年將會成為「藥罐子」,然而,這樣的思維在藥師眼裡可不敢苟同。台北慈濟醫院藥學部王平宇藥師指出,「不吃藥」是年節最常見的服藥問題,民眾若因傳統觀念而不照醫囑服藥,恐影響復原或使病況惡化,不可不謹慎。但即使規律服藥,也要注意藥品可能會與年菜發生的交互作用,惟有正確用藥,才能過個健康年


以高血壓為例,患者都知道大量高鹽、高鈉的食物會導致水分滯留,造成血壓升高、水腫、心臟衰竭等多重問題,要避免食用,並在長期穩定的用藥下,讓血壓處於恆定狀態。然而,一年一次的年節,許多患者會認為「偶食無妨」或改選擇標榜低鈉的食品,卻因此影響健康。


王平宇藥師說明,低鈉即是高鉀,部分血壓藥會抑制血鉀排出,在服藥的狀態下吃高鉀食品,恐致鉀離子過高,導致腎臟負擔或心律不整。諸如此類的情況對應到糖尿病患者亦然,年節常見甜品如年糕、八寶飯皆為高糖份的精緻品,若是病人在晚睡晚起、出遊三餐不固定的情況下服藥,易有血糖波動的風險。有感部份食品與藥品同時服用會有隱藏的健康風險,王平宇藥師特別將之整理如下:


1.酒精飲料:酒精會影響藥品代謝,導致藥物濃度過高或不足,也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使同樣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發生不良反應的機會上升。因此服藥期間切忌飲酒,特別是非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藥、鎮靜安眠藥、抗憂鬱藥、抗生素、降血糖藥、抗癲癇藥、心血管用藥、抗凝血劑等。


2.含鈣、鐵食物(如牛奶、優格、鈣片、黑芝麻、紅莧菜、菠菜、紫菜):部分抗生素會與此類富含二價金屬離子的食物螯合,降低藥品吸收,必須避免並用;且這些食物須與制酸劑類型的胃藥間隔至少2小時服用,以免影響藥品吸收。


3.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多為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此類食物若與抗凝血藥物同時使用,會減輕藥效,影響預防血栓的效果。


4.紅麴(如:紅麴米糕、紅麴八寶飯):紅麴本身具降血脂成分,與常見的高血脂用藥相同,兩者同時使用會加劇藥品作用,嚴重者會增加肌肉痛、橫紋肌溶解症等副作用的發生機率。


5.食補中藥材(薑母湯底、麻油補湯、藥燉湯藥等):雖然一般飲食中中藥材分量少,不太會與西藥產生嚴重不良反應,但年節期間許多民眾喜歡「食補」,故服藥者應注意過量或連續多天食用會產生的影響。如:補血、活血的當歸、人參不宜與抗凝血藥品共食,否則會影響藥效;黃耆、甘草會降低免疫抑制劑效果,過量恐誘發免疫疾病。


要留意的是,食品跟藥品的交互作用不會立刻出現,也不會「只吃一點點」就出現,通常是服藥者因不可避免的社交活動而在飲食上毫無節制,多天食用或過量食用,才會造成影響。難得過年,王平宇藥師提醒民眾,除了維持遵照醫囑服藥的好習慣,三餐正常的生活習慣仍要好好保持,勿因一時的口腹之慾,影響健康,反而得不償失。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預防糖尿病就從飲食著手 多吃10種食物有助於控制血糖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心,是眼球視野最佳位置,有辨別顏色、物體清晰度等重要功能,若輕忽黃斑部病變,恐有失明之虞。眼科醫師視黃斑部病變為最棘手的眼疾,在過去幾乎無法治癒,而今「新型抗血管新生因子抑制劑(Anti-VEGF)」眼內注射針劑,成為治療黃斑部病變的一道曙光;衛福部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泰醫院醫療團今年11月,第8度前往斐濟醫療服務,特別派遣耳鼻喉科醫師針對當地患有鼻中隔彎曲、鼻扭曲等嚴重鼻病病人,進行鼻整形手術。一名50歲男性忍受歪鼻多年,醫療團以耳軟骨進行鼻整形重建,病患總算恢復笑容,這也是斐濟首例「功能性建構式鼻整形手術」。男子歪鼻多年 鼻整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忘東忘西、反應越來越慢、話到嘴邊熊熊說不出口,小心,大腦初老不可不知!台灣已邁向高齡社會, 腦健康對老年生活品質至為重要。最新研究指出,吃對健腦飲食可以減緩大腦的認知力下降,如同讓大腦年輕7.5歲,多攝取有益大腦的營養素如魚油、磷蝦油、大豆,並配合體重管理、適度運動、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蔡孟泓報導)寒冬捲袖送熱血!捐血除了能促進血液再生、加強新陳代謝,也能直接幫助有需要的病友。除了一般的捐血外,捐血中心現正推廣「分離術捐血」,透過離心機從抽取的血液中分離出血小板、血漿,分離出的血小板,大多用於癌症化療或是大量失血症患者身上。台南捐血中心呼籲,國內少子化情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