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敏性鼻炎不想靠類固醇 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可治本

過敏性鼻炎不想靠類固醇 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可治本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過敏性鼻炎一發作,整晚都睡不好,隔天起床黑眼圈加深、頭暈、疲備感襲來,影響學校課業或是工作表現,長期吃藥或使用鼻噴劑都無法完全根治,甚至出現嗜睡等副作用,有的患者還擔心服用類固醇會導致水牛肩、月亮臉。不過台灣近來終於引進「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施亮均表示,相較傳統的治療方式只能「減輕症狀」,減敏療法則是能夠調節免疫系統,「從根本改善問題」。

抗組織胺藥物及類固醇鼻噴劑 減緩症狀但不治本

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大約每4人就有1人是過敏性鼻炎患者,乃因患者對某些過敏原產生過敏反應,造成流鼻水、打噴嚏、及鼻塞等狀況,進一步會影響生活作息。施亮均醫師表示,如果不治療過敏性鼻炎,長期流鼻水及鼻塞,易使下鼻甲腫脹,加上若本來就有鼻中隔彎曲等結構問題,會造成患者長期無法用鼻呼吸,轉變成「張口呼吸」,而鼻腔本身具有過濾外來物、病菌或是過敏原的保護功能,若「張口呼吸」則容易使過敏原從口腔直接進入氣管,加重氣喘的發生率,易使支氣管強烈收縮,導致患者喘不過氣,甚而要緊急插管治療,造成生命危險。

施亮均醫師表示,以往過敏性鼻炎,醫師會開立抗組織胺藥物,或是類固醇鼻噴劑。當過敏原進入體內時,會誘發免疫系統的機轉,生成免疫球蛋白E(IgE)並刺激肥大細胞產生組織胺,就會造成流鼻水、打噴嚏及鼻塞等症狀,因此才會以「抗組織胺藥物」來對抗病情,而類固醇本身具抗炎作用,能抑制過敏反應途徑,減緩症狀,不過以上都僅屬於「治標不治本」。


過敏性鼻炎不想靠類固醇 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可治本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施亮均

新一代鼻道微創手術合併舌下減敏療法

快速改善鼻塞及從根本改善過敏體質

施亮均醫師表示,長期過敏鼻塞的患者,至門診檢查時,往往可見鼻中隔彎曲及下鼻甲肥厚,若經使用藥物無效後,會建議患者接受「新一代鼻道微創手術」,使用微創刀頭重塑鼻道,不僅傷口小也能失血少,術後佐以可吸收溶解的止血耗材,免除以往術後需移除紗條的苦痛,能大幅改善手術品質,也能快速改善病人鼻塞的症狀。

但如果還要從根本改善過敏性鼻炎,建議手術後加上「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台灣大部分過敏原因來自塵蟎,此療法正以塵滿作為過敏原,讓患者以接觸低濃度的過敏原,使體內生成第四型免疫球蛋白G(IgG4)並霸佔受體,使原本會引發過敏反應的IgE無法接載於受體上,藉此改變身體免疫的途徑,透過此精準治療,如同重新塑造病患的免疫系統,使對塵螨過敏的患者,達到治本改善。

施亮均醫師表示,一般病人若主訴有過敏性鼻炎,且連續四天或四周以上,並影響日常生活,屬於嚴重型過敏性鼻炎,若是使用一般藥物無效後,可考慮接受「舌下減敏療法」,此時會先進行抽血,以檢驗過敏原及IgE指數,如果確定對塵蟎過敏,即可進行減敏治療。

以往減敏療法是使用針劑注射,易使患者產生過敏性休克的問題,且每次都需到醫院打針,風險高也較為麻煩。不過隨著藥物技術越趨發達,現今改採「口服舌下錠」進行治療,於患者第一次服用時,在醫院觀察30分鐘後,若沒有引發嚴重副作用,之後就可以在家持續服用。

減敏療法相較傳統藥物可說是「治本」,平均而言一般使用舌下錠的患者,定期服用2-3年,則可維持效果約5-10年,但施亮均醫師強調,假如患者有嚴重氣喘、癌症或其他內科疾病,需謹慎使用舌下減敏療法,畢竟該藥物會誘發自體的免疫反應,這都是難以預測的,因此還是得經醫師評估,正確使用藥物,才是對抗過敏性鼻炎的最佳方法。

【延伸閱讀】

過敏兒可以「預防」? 孕媽咪快看這幾招

鼻過敏不治變氣喘? 減敏療法從根本改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日前於36天內接連完成了三例活體器官移植。外科部主任李明哲表示,這三例都是由兒子捐給自己的爸爸或媽媽,分別是兩例肝臟與一例腎臟移植,預後狀況良好,希望這三對親子都能身體健康,並且好好珍惜這親上加親的因緣。 開心牽著您的手 「如果可以為自己的父母,或因病所苦...

閱讀詳情 »

示意圖來源 以下圖片來源   隨著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男性都出現失眠,體力衰減等情況。而對於男人來說,補腎雖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但不得不引起重視。     搓耳   中醫五行講「腎主藏精,開竅於耳」,按摩耳廓調節腎的功能。中醫認為,「五臟六腑,十二經脈...

閱讀詳情 »

翻拍自desarrolo     ▲要睡不睡會怎樣?答案是!發胖!不健康!變老!變笨!睡眠不正常,不利於代謝正常化及飲食控制。美國臨床心理師麥可貝歷斯指出,對大部分人來說,每天少於六小時的睡眠,長期下來恐引發代謝上的異常,但仍有少部分人的睡眠時間可以少於六小時,卻無明顯健康上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