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郊外踏青防蜂螫傷 「6動作」是大忌

郊外踏青防蜂螫傷 「6動作」是大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入秋後,在急診室頻見被胡蜂等蜂類螫傷的病患,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敏、紅腫、疼痛,而春天到了,恐會有更多人被螫。這種情況研判和武漢肺炎疫情有關,因民眾不能出國,轉往山林郊區踏青者變多,在不知如何防範下,引來蜂群攻擊,其實,最重要的是降低食物及身體的氣味,避免引來蜂群。

被蜂螫傷 治療方式無區別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急診室主治醫師洪子文解釋,之前常見幾個朋友或夫妻因被蜂螫傷而連袂到急診室,甚至還有民眾將蜂屍帶到急診室,其實,不管是被哪一種蜂螫傷,都是開立抗組織胺及消炎藥物治療,不像毒蛇的治療需判別是哪一種蛇,所以被蜂攻擊,若螫的次數過多或身體感到不適,不需為了將蜂帶到醫院再去抓蜂。

治療被蜂螫傷 這樣舒緩患部疼痛

洪子文醫師說明,被蜂螫傷後可以想辦法移除蜂針,用乾淨的水清洗傷口,再以毛巾或衣物包住冰袋冰敷患部,舒緩疼痛。如果症狀變嚴重,甚至出現呼吸喘、意識不清、腹痛嘔吐等嚴重情況時還是叫救護車為宜,在車上就可先急救。

六點防範蜂螫戶外衣物不妖艷

洪子文醫師提醒,民眾注意以下六點,才能有效防範蜜蜂蟄傷:

1.民眾常在山頂或涼亭處休息,生火煮飯或泡咖啡泡茶,大量食物的氣味會吸引蜂群嗡嗡飛舞而來,就容易被螫,最好減少食物氣味,盡量帶乾糧和白開水,吃剩的食物也要包好。

2.身上不要噴香水、化妝品,也不要使用香氣太重的洗髮精。

3.穿著光滑素色的長袖長褲,不要穿太鮮豔,避開蜂的注意。

4.最好配戴帽子,除了可以減少被叮咬的面積,也可以擋住洗髮精的香氣。

5.如果不幸真的被蜂群追逐,把外套套住頭頸部,減少皮膚露出,快速遠離蜂群。

6.不要尖叫或拿東西揮舞蜜蜂,如此更會吸引蜂群的注意。

【延伸閱讀】

蛋黃區夢幻辦公室! 外商生技大咖喬遷揭曉公司文化

輕忽血脂當「心」要命 胸悶就醫驚見90%血管堵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5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作息不正常時常導致起床後的浮腫問題,尤其是在週末瘋狂玩樂之後的週一早上更是嚴重,不但眼睛像金魚眼,臉頰也腫腫的,上了妝也藏不住,到底浮腫該問題怎麼解決?別擔心,有辦法!   首先,先分析一下浮腫的原因 生活不規律,或是睡眠不足都會引起浮腫,ㄧ般而言每天睡眠時間應長達8小時。 前一天晚餐的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加上生活習慣普遍不良,女性面臨更年期症狀的年齡逐年下降,引發許多早發性更年期,開業婦產科醫師郭安妮表示,現在許多來求診的病患都是小女生,十幾歲就亂經或月事根本不來,甚至出現類似更年期症況,須靠賀爾蒙藥物引導月事。 類更年期與身心理都有關係 曾經長期服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3歲的廖女士,每次爬山或運動後,膝蓋總是隱隱作痛,年輕時休息就會好轉,但隨著年紀增長,疼痛感加劇。年初,她參加志工營隊活動後,整個右膝嚴重腫痛,完全無法走路,緊急去掛急診,診斷發現膝蓋骨移位。 髕骨移位腳無力 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周博智指出,患者就醫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流感疫情嚴重,上周新增314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死亡新增37例。疾管署預估,今年死亡人數恐達290人,因應本季疫情嚴峻,將擴大流感疫苗對象及接種率。 感染高峰期過了 根據疫情監測資料顯示,去年7月1日流感季以來,累計1423例重症,121例死亡。疾管署長郭旭崧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