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郊外踏青防蜂螫傷 「6動作」是大忌

郊外踏青防蜂螫傷 「6動作」是大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入秋後,在急診室頻見被胡蜂等蜂類螫傷的病患,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敏、紅腫、疼痛,而春天到了,恐會有更多人被螫。這種情況研判和武漢肺炎疫情有關,因民眾不能出國,轉往山林郊區踏青者變多,在不知如何防範下,引來蜂群攻擊,其實,最重要的是降低食物及身體的氣味,避免引來蜂群。

被蜂螫傷 治療方式無區別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急診室主治醫師洪子文解釋,之前常見幾個朋友或夫妻因被蜂螫傷而連袂到急診室,甚至還有民眾將蜂屍帶到急診室,其實,不管是被哪一種蜂螫傷,都是開立抗組織胺及消炎藥物治療,不像毒蛇的治療需判別是哪一種蛇,所以被蜂攻擊,若螫的次數過多或身體感到不適,不需為了將蜂帶到醫院再去抓蜂。

治療被蜂螫傷 這樣舒緩患部疼痛

洪子文醫師說明,被蜂螫傷後可以想辦法移除蜂針,用乾淨的水清洗傷口,再以毛巾或衣物包住冰袋冰敷患部,舒緩疼痛。如果症狀變嚴重,甚至出現呼吸喘、意識不清、腹痛嘔吐等嚴重情況時還是叫救護車為宜,在車上就可先急救。

六點防範蜂螫戶外衣物不妖艷

洪子文醫師提醒,民眾注意以下六點,才能有效防範蜜蜂蟄傷:

1.民眾常在山頂或涼亭處休息,生火煮飯或泡咖啡泡茶,大量食物的氣味會吸引蜂群嗡嗡飛舞而來,就容易被螫,最好減少食物氣味,盡量帶乾糧和白開水,吃剩的食物也要包好。

2.身上不要噴香水、化妝品,也不要使用香氣太重的洗髮精。

3.穿著光滑素色的長袖長褲,不要穿太鮮豔,避開蜂的注意。

4.最好配戴帽子,除了可以減少被叮咬的面積,也可以擋住洗髮精的香氣。

5.如果不幸真的被蜂群追逐,把外套套住頭頸部,減少皮膚露出,快速遠離蜂群。

6.不要尖叫或拿東西揮舞蜜蜂,如此更會吸引蜂群的注意。

【延伸閱讀】

蛋黃區夢幻辦公室! 外商生技大咖喬遷揭曉公司文化

輕忽血脂當「心」要命 胸悶就醫驚見90%血管堵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5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隨台灣疫情降溫,交通部員研擬交通與觀光3階段放寬,計畫提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基本上受到否決。指揮官陳時中認為,人群開放應按照疫情而定,不應有時間表,雙鐵長途站票必須有限制,取消戴口罩則完全反對。另外,清明節假期時,陳時中曾擔心墾丁「人潮洶湧」,本周末則要親自前往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0)日總統蔡英文就職第2任期,上午就職典禮致詞時,首先就提到感謝台灣民眾在防疫的共同成績,讓全世界都能看到,在最不安時也能保持公民美德。下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除了再次宣布零確診,同時也提到美國首次在世界衛生大會(WHA),針對台灣發出聲明(U.S....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持續近半年的時間,台灣的防疫應對是有目共睹的,加上有民眾個人、社福單位、學校組織…的努力配合下,在防疫到疲憊的情況下,《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音樂計劃的孩子們,即便在今年善耕365公益音樂節停辦的失落下,還是決定用歌聲替大家打氣,特別錄製...

閱讀詳情 »

牛奶是主要補充鈣質的來源之一,但營養師調查發現,每千人中幾乎無喝牛奶習慣之民眾高達37%,其中有1/3以上的民眾喝牛奶會產生不適的症狀,因而對牛奶望之卻步,且「自覺」患有乳糖不耐症。實際上在此次調查中僅0.5%民眾曾被確診為乳糖不耐,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導致消化道不適尚待釐清。近年有研究指出牛奶中的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