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醫材風波再起?陳時中回應罵名 健保署長「蘋果理論」護航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署原訂今年8月針對民眾自付差額特材公告統一的「天花板價」,引發醫界反彈,最終改弦易轍,9月起用醫界公協會自行訂定的「極端值」管理,沒想到依舊有基層醫師不滿,發文抨擊黑箱、甚至指陳時中是健保渣男。陳時中今(2)日回應,改用極端值管理,正是先前與醫界坐下來開會商討的內容。

事件起源於健保署今年6月9日宣布,將針對現行8類民眾自付差額特材公告統一「天花板價」,自8月1日起上路,只要是同功能,不同廠牌都適用同一上限,隨即引爆醫界反彈,質疑恐劣幣驅良幣,一向親綠的醫界甚至直接退總統群組告狀。

衛福部長陳時中當時也不得不於6月13日再找來醫界召開會議,歷經2個多小時才達成共識,拍板新制無限期延後;而後健保署與醫界公協會就共識,決定僅處理收費超過極端值的醫療院所,並由各醫界公協會自行訂定極端值來管理,9月1日起發文給價格超過極端值的院所,要求9月底前調價或說明,沒想到又有醫師認為此舉代表健保署無信用,變相復活上限政策。

陳時中表示,能夠理解個別醫師對這樣的管理有自己的見解,他會請健保署再來檢討,但陳時中強調,用極端值來管理民眾自付差額特材一事,並沒有超出當時會議中商討的內容。

健保署長李伯璋則以蘋果為喻,強調當進入水果市場時,有五爪蘋果、富士蘋果、青龍蘋果(功能分類),有不同的市場價格,五爪蘋果不會以富士或青龍蘋果價格來賣,消費者也不會以富士、青龍蘋果的價格來買。價格落差應該在一定的範圍,超過不合理,消費者也會質疑或要求賣便宜一點(修正或降價價格)。

李伯璋說,一般人沒事逛市場,對蘋果有認知,對價錢有概念。但是沒生病的人不會逛醫材市場,當生病時沒有力氣逛,給他資訊和價格(即健保比價網)他也沒力氣了解,沒時間慢慢懂,所以政府站在管理角度,用功能類別的極端值管理,與學會合作,協助醫院合理採購,確保病人生病時選用醫材是責任。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拍時尚封面人氣不墜 下一步台北市長?陳時中回「腦袋現在塞美豬」

美豬強制標示難搞? 陳時中下周起全台跑透透「帶頭示範」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本土疫情進入低度流行,疫苗需求迫在眉睫。有關我國向國外採購疫苗的到貨時程不穩定,可提供接種的剩餘量面臨短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苗到貨的話會立刻做相關安排。至於打完第一劑疫苗若等不到第二劑,保護力是否會減弱,陳時中表示「有可能」,不過還是比完...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趨於穩定及參酌其他國家之防疫措施調整經驗,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宣布自8月10日至8月23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指揮中心說明,防疫二級警戒相關規定如下:一、通案性原則:1. 除飲食外,外出全程佩戴口罩。2. 實聯制、保持社交安全距離。3....

閱讀詳情 »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例死亡。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之4例本土病例,其中1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均為男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5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8月7日至8月8日。個案分布為台北市2例、新北...

閱讀詳情 »

莫德納疫苗預計11日開放第一劑接種,以及一至三類對象、孕婦可接種第二劑。不過,有接種單位登錄接種資料身分別誤植,造成1500人意外預約成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因考量預約作業結束,所有預約者一併接種。「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自11日起,開放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且至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