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院群聚感染擴大 第42例為同病房不同病室陪病者

醫院群聚感染擴大 第42例為同病房不同病室陪病者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再確診1名台灣患者(第42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該病患是第34例醫院群聚新發現個案,曾在入該醫院同病房但不同病室,因照顧生病的先生,曾經短暫接觸第36例患者(護理師),目前已收治負壓隔離病房,相關接觸者正在追查,確認群聚事件有無其他感染者。

 

同病房有許多病室 醫護人員不能跨病房工作

 

陳時中說明,第42例患者沒有國內外旅遊史,2月23日曾經因全身倦怠與咳嗽,到診所就醫,在第34例確診後,3月1日針對衛生單位針對風險對象與陪病者採檢,發現案例有呼吸道症狀,立即採檢通報收治負壓隔離病房,今日檢驗確診感染。累計第34例患者引起院內感染,已有6名武漢肺炎病例出現。

 

針對同病房不同病室,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解釋,同1個病房會有很多個不同病室,1個病室依照安排可能有1至4個或更多床位。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也說明,為了避免院內群聚感染擴大,1個病房護理人員固定,在指派到不同病室照顧患者,如果有突發狀況,能將範圍縮到最小也好追查。

 

第27例個案群聚結案 接觸者828名

 

另一方面陳時中也宣布,第27例家庭群聚事件結案,訪查828位接觸者,採檢183人,當中178例檢驗陰性,5位確診陽性,包含第28例(長子)、第29例(次子)、第30例(妻子)、第31例(孫子)、與第32例(外籍看護),由於繼續追查來源,對疫情管控效益不大,加上確認相關接觸者已無感染,因此結案。

 

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仍在調查第34例院內感染事件,目前已經掌握295人,當中採檢247人,當中206人陰性,包含第42例生病先生,6人陽性包含3位護理師、1位急診清潔工、20歲陪病女兒、與他病室陪病家屬,其他仍在檢驗中。

 

醫院群聚感染擴大 第42例為同病房不同病室陪病者▲台灣武漢肺炎確診42例個案關係圖。(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台灣單日可檢驗2,450件檢體 將加強基層醫院檢驗能力

 

面對零星社區與醫院感染發生,加上疑似通報個案,目前檢驗量能是否足夠,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執行官周志浩強調,台灣目前單日最大可檢驗2,450件,很快就能提升至3,000件。目前每間約檢驗600至700件,可以滿足現階段檢驗需求,未來也將增加社區醫院檢驗與收治能力。

 

石崇良也解釋,目前規劃全台6區都會有檢疫醫院,由於醫學中心仍然是急重症為主,因此基層區域醫院才是檢驗收治主力。當疑似症狀患者前去,基層醫院必須要有單獨檢驗、1人1室、隔離治療等相關能力;當急重症患者出現,在後送至醫學中心,讓醫療資源能夠保持分流。

 

非必要不公佈患者與接觸者行蹤 陳時中:勿標籤化避免引發對立

 

另一方面,非法移工成為患者(第32例),在雙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四處逛街,讓北部民眾陷入恐慌,雖然公佈行蹤,但仍有許多人質疑應該要公佈其他接觸者或感染者。陳時中對此語重心長再次說明,昨晚自己也在想,如果自己是個案或接觸者,會不會想要行蹤被公佈,應該自己也不想被標籤化。

 

陳時中強調,如果相關接觸者與病患被標籤化,是不是更不願意承認自己有早期症狀或接觸經歷,答案也一定是不願意承認,這些引發對立行為都會讓不確定性加大,防疫將更加困難。因此如果可以掌握行蹤,相關接觸人員可以掌握,現場可以清理乾淨,就不會公開細部資訊,如果沒辦法掌握,才會公開行蹤。

 

醫院群聚感染擴大 第42例為同病房不同病室陪病者▲確診疫調是否公開流程。(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過年親友團聚,但各醫院急診卻常人滿為患,其中不少都是鬧腹痛的小朋友,兒科醫師提醒,小朋友腸胃道發育尚未成熟,胃排空速度較慢,而大部分年菜又偏油,如果又貪吃零食,就很容易引發胃膨脹、嚴重消化不良導致肚子痛。   4歲的真真跟哥哥一邊玩耍、一邊吃零食,玩到一半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阿勳嗜酒如命,每次喝酒總要喝到爛醉如泥才肯罷休,適逢年終尾牙旺季,更是天天需要被朋友架回家,甚至還跟朋友吹噓越喝越有「雄風」,沒想到有天回家,老婆幫他更換衣物時,發現他全身發燙,下體還飄出一股惡臭味,嚴重到老婆當場嘔吐,後來阿勳被緊急送醫,才幸運撿回一命。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中39歲蔡小姐因感冒先至診所看診,服用克流感卻不見效,甚至嚴重喘咳,還吐出顏色如「檳榔汁」的濃痰,經轉往醫院檢查,發現其血氧濃度剩90%、肺部浸潤狀況嚴重,確診為流感併發肺炎,立刻安排住院治療,醫師提醒,近期天氣轉涼,民眾出入公共場所務必做好防護措施,才能降低感染流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選後結果幾家歡樂幾家愁,不論是當選抑或落選的候選人,近日皆開始謝票行程來感謝民眾的支持。有民眾在看到候選人落淚也跟著心碎,也有民眾在開票當晚便無法接受候選人落選而情緒激動。由於民眾關心選情是好事,但太過投入恐影響生活,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身心科建議民眾在大選後可暫時停止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