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提早」針劑治療 糖友控糖易達標

醫:「提早」針劑治療 糖友控糖易達標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多數糖尿病患者有迷思,認為打針很麻煩,甚至覺得病情嚴重才需要打針,患者往往因此拒絕接受針劑治療,導致病情有所延誤。大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陳品汎表示,糖尿病傳統治療方式是先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若無法穩定血糖,才建議患者採取針劑治療。但隨著醫療進步及臨床研究經驗,建議針劑治療「提早」開始使用,反而能有效控糖,治療達標。

針劑治療方式可分為胰島素及目前較新型GLP-1類似物,胰島素透過注射直接補充治療,控制血糖效果較好,但患者容易產生低血糖,體重也較容易增加;注射GLP-1類似物治療,除能有效控糖,低血糖副作用較小,另外還可降低食慾、減緩胃排空速度,因此大多數患者使用後能順帶減輕體重,陳品汎說明,有患者治療後,血糖穩定控制、體重下降,不但身體負擔減少,心情也開朗許多,患者治療意願大大提升。

GLP-1是一種腸道荷爾蒙,當人體進食後,胃腸道會產生GLP-1,它能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且抑制昇糖激素的上升,以維持血糖的穩定,不過,由於此藥物的作用機轉是在病患用餐後,刺激胰島素分泌,因此曾遭質疑對胰臟安全性有風險,陳品汎特別解釋,美國、歐洲等國家已有報告證實,此藥物不會對胰臟產生任何不良作用,具高度安全性,患者可在醫師建議下,安心接受治療。

根據健保署健保給付規範,經1種或2種以上可耐受最大劑量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糖化血色素仍控制不良下,才適用GLP-1藥物,目前並不能和胰島素或DPP-4抑制劑藥物合併使用。陳品汎醫師建議患者在經濟許可下,也可自費同時接受胰島素及GLP-1藥物治療,血糖能獲得有效控制,體重也能相對減輕;他並提醒糖尿病患者,近年醫學及藥物已經比之前更有效、安全,不要排斥治療並遵從醫師建議,就可與疾病和平共存,減少併發症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82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一名三歲孩童小邦(化名),在嬰兒時期作息不規律、反應強烈,且容易哭鬧,媽媽照顧的很辛苦,沒想到現在三歲了卻還不會講話,就醫評估後發現是發展遲緩的現象;醫師建議越早療育,效果越好!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兒發中心梁孫源主任表示,小邦經過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評估後,評判是語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喝水的時候,會不會覺得越喝越渴呢?中醫師鄭集誠表示,水是由腸胃來代謝的,所以腸胃的運化功能不好,就會覺得水越喝越渴,若是持續大口牛飲,小心反而造成風濕問題!鄭集誠指出,以中醫的角度來說,水是由腸胃來進行代謝的,腸胃的運化功能不好,等同於「上火」,喝水就會越喝越渴,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很多人會出現手抖的狀況,特別是拿筷子、湯匙,以及寫字的時候。手抖雖然容易在情緒變化下產生,也可能是腦組織疾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情緒、甲狀腺亢進、帕金森氏症,以及痴呆等,都會造成手抖的症狀,倘若不早期治療,將難以治癒。周宗翰說,手抖有分生理性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