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重大突破! 3個基因可篩檢子宮內膜癌

重大突破! 3個基因可篩檢子宮內膜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子宮內膜癌發生率逐年攀升,已躍進女性癌症發生率的前十大排名,預估全球到2020年每年會有38萬人罹患子宮內膜癌。但目前為止並無好的篩檢方法。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率領研究團隊,運用全球最大子宮內膜癌基因資料庫,找出三個基因,利用這三個基因的甲基化組合,可以自子宮頸抹片細胞中,檢測出子宮深處是否罹患內膜癌,準確度高達九成,是全世界最精準的非侵入性篩檢方式。

三個基因在子宮頸抹片細胞中找得到

雙和醫院研究團隊,分析了約350個子宮內膜癌的約一億四千萬個甲基化基因序列訊號,篩選出180個基因,在一系列測試驗證後,證明BHLHE22、CDO1、CELF4三個基因,在子宮內膜癌的組織中會發生高度甲基化現象,並且自子宮頸抹片的細胞中,可以檢測得到。

罕見第二型內膜癌也能偵測

若三個基因中有任兩個基因檢測結果為高度甲基化反應,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36倍,準確度高達95%。對於相對罕見難纏的第二型內膜癌,在14個病例中,也能偵測到13例。結果已獲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ACR)審查通過,刊登在國際期刊《臨床癌症研究》。

真正高風險再做侵入性檢查

子宮內膜癌大多會有異常出血症狀。但停經後的子宮出血,只有約十分之一是內膜癌,在尚未停經的婦女,異常出血的原因更是千奇百怪,癌症只佔一小部分。為了排除是否為癌症,必須接受陰道超音波檢查,根據子宮內膜厚度決定是否進行子宮腔鏡或子宮內膜刮除手術。但超音波內膜厚度評估不準確,因此,大部分的婦女仍必須藉由侵入性檢查,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罹患子宮內膜癌。新研發的檢測方式,只要藉由子宮頸抹片的剩餘檢體,就可以進行甲基化基因分析,真正高風險者,再進行侵入性檢查確定,免除大多數病人接受侵入性檢查的痛苦與風險。

已著手規劃更大規模臨床試驗

賴鴻政教授表示,已著手規劃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可望於兩年內完成,以申請通過美國FDA的體外檢測試標準為目標。初步規劃,將以高風險族群如停經後出血的婦女、乳癌病人、有家族癌症傾向的病人及四十歲以上異常出血的女性為優先篩檢對象。對未來女性癌症的分子篩檢將有重大影響,對台灣的生技產業,除了製藥也打開了體外診斷試劑的另一扇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8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減肥少吃晚餐?是許多人的迷思。醫師指出,不少人認為少吃一餐能夠減肥,而最容易被人們犧牲掉的便是晚餐,因此興起過午不食「和尚減肥法」。事實上,不吃晚餐有3大危害,建議減重者,應減少澱粉性食物,才能健康減重無負擔。 台灣肥胖防治衞教學會常務理事暨減重專科醫師劉伯恩指出,少吃、多動是健康減重基本原則,而想...

閱讀詳情 »

腰痠背痛是常見病灶,從中醫「腰為腎之腑」的觀點,病因多以「腎虛」為主,不僅影響肝、脾,更是「百病先兆」。中醫師指出,影響腰痠背痛有4大隱藏地雷,而「補血、補腎、祛寒」是根治關鍵,平日可多拍打或按壓「腎俞穴」保健養生。 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開業中醫師陳潮宗指出,疼痛是健康警訊,腰痠背痛不僅是上班...

閱讀詳情 »

「唉唷!脖子好痛!」「蛤?女兒你一大早大呼小叫什麼啊?」「媽!我好像又落枕了,好痛苦...」您也有這樣的困擾,一早起床,突然感到肩頸劇烈疼痛,脖子頭部動彈不得?小心可能是慣性落枕惹禍!專家建議,想要改善慣性落枕問題,除了改變日常不當姿勢外,適度敲打穴位、暢通經絡,就是輕鬆自救、不求人的好選擇。 動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年7到9月是登革熱好發的季節,加上連日豪雨,更加促使登革熱疫情雪上加霜!藥師公會全聯會表示,避免登革熱疫情蔓延,民眾除可洽疾管署、各地衛生局外,也可至鄰近社區藥局,讓藥師協助,全國社區藥師將提供防疫衛教應注意事項;而除了要「巡、倒、清、刷」避免病媒蚊孳生,也可使用防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