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時間盯3 C肩頸痛? 中醫改良式針灸縮短病程

長時間盯3 C肩頸痛? 中醫改良式針灸縮短病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8歲的紀小姐從事飯店業務工作,因長期姿勢不良造成頸椎椎間盤突出,加上疫情影響業績壓力,使上肢肌肉緊繃有時還會出現痠麻現象,甚至影響到睡眠。經由檢查,確定是頸椎的小面關節炎,但還不至於需要手術開刀的程度,醫師建議可以嘗試物理治療,或是合併中醫傷科的針灸及徒手治療,最後藉由改良型針灸「浮針」症狀得到改善。

長時間姿勢不良 易造成頸痛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中醫傷科黃敬軒主任表示,自五月底台灣進入三級防疫以來,頸痛的患者不減反增,宅在家工作使用電腦的時間變長了,不當的姿勢,長時間低頭,臥床看書閱讀,都是頸痛常見的誘因。以往中醫都是針藥併用,再加上徒手整復,現在有了「浮針」可以讓病痛時程縮短,頸部不適獲得改善。

浮針為新式針灸 利用掃散達治療效果

黃敬軒主任說明,浮針是改良型的新式針灸,雖然源自於針灸,但是操作手法卻是大相徑庭,一般針灸會垂直皮膚表面刺入穴位,經由針刺的手法來達到刺激經絡,激發經氣為主的方式。浮針是平行皮膚表面刺入,將針留置在皮下疏鬆結締組織層內,並利用「掃散」的方式,加上再灌注動作,牽動周遭的淺筋膜,達到治病之療效。

女性較易罹患頸痛 日常注意這些避免不適

現代把頸肩痠痛,甚至合併有頭痛上背痛的症狀,稱為「頸椎病」。黃敬軒主任指出,頸痛的盛行率約28%,一般來說女性較易罹患此病,收入較高的國家、居住在都會區的人也比較容易遭受頸痛之苦;西方醫學認為頸椎間盤的退化是導致頸椎病發生發展的最基本原因。

現代人常有許多文明病,黃敬軒主任呼籲,藉由浮針治療雖可以舒緩傷痛,但還是要從根本問題著手,盡量減少3C產品使用時間、注意姿勢及維持運動習慣才是保健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偏頭痛頻繁不要忍! 止痛藥難改善,預防用藥可減少發作

疫情肩頸酸又麻 針灸針刀來幫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0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剛滿一歲的欣欣,因出生時難產時的缺氧性病變,造成腦性麻痺。從去年八月開始在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兒科主任楊成湛門診接受針灸、中醫捏脊按摩、中藥配合復健的中西醫合療模式,治療三個多月後肌張力異常與肢體協調性有明顯進步,同時食慾差與便祕也改善許多。兒童大腦具可塑性 針灸+穴位按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1月1日公費流感疫苗第3階段開放,年滿50歲民眾可以施打疫苗。然而自11月15日第1階段開放施打至今,仍然有人打完疫苗罹患流感,每年都有許多人有類似疑惑,為什麼施打了疫苗仍然會得病?事實上,流感疫苗不能完全免除染病風險,是否染病還是得看抗體強弱與個人體質,但不打就完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年元旦假期有點尷尬,正好在禮拜三,放完狂歡1夜1天就要上班,緊接著年節假期前,工作壓力龐大,晚上可能又有很多應酬,回家想洗澡好好放鬆,但洗澡方式不對,恐怕擾亂睡眠品質,導致慢性肩膀腰背疼痛,如果洗澡洗對方法能讓自全身充分舒緩,充足放鬆幫助睡眠。   日本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台中80歲的趙伯伯連續多天腹脹,連排便和放屁都有困難,家人緊急送醫檢查,發現老翁乙狀結腸竟嚴重扭轉,若不緊急處理,恐因腸子破裂致死,經緊急以大腸內視鏡將扭轉的腸子反轉,讓鼓脹的大腸順利排氣後,再手術切除部分乙狀結腸,避免復發,追蹤術後復原狀況良好。   亞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