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長期「鼻塞」通不了不是小問題 恐致失眠降低生活品質

▲因發炎腫脹使進入氣流減少而覺得鼻塞,是鼻炎時常見的現象。(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鼻塞」一直通不了,別當小問題!一名20歲男大學生因為雙側下鼻甲肥大併肥厚性鼻炎,長期以來一直鬧鼻塞,害怕開刀的他,一直依賴藥物以及鼻噴劑救援,最近天氣變化劇烈,鼻子過敏造成鼻子慢性發炎,鼻塞不斷復發,用藥已經無法見效,造成夜間失眠,白天無精打采,這才願意接受手術,術後一覺到天亮。

鼻塞不是小問題,因為可能失眠降低生活品質。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頭頸腫瘤科主任張世倫提醒,鼻腔是人體呼吸空氣時的自然通道,調節進氣量及最優化吸入的空氣,下鼻甲位處外界空氣進入人體的要衝,所以常因發炎、腫脹使進入氣流減少而覺得鼻塞,這是鼻炎時常見的現象。

很多人害怕是不是得一輩子吃藥?張世倫說,跟所有治療慢性病的目標一樣,原則就是控制得越好、用藥越少,甚至當症狀完全緩解後,只要保健而無需用藥。

至於開刀的主要目的,在於解除鼻塞,流鼻水及打噴嚏則可能有不等程度的改善,並不是僅由開刀即可根治。臨床統計,造成鼻塞的常見原因為下鼻甲肥大或鼻中隔彎曲,矯治有各種不同手術治療方式可選擇。

張世倫舉例,傳統手術直接切除肥大的下鼻甲,傷口較大,出血量也較多,使用內視鏡輔助以及動力旋轉刀進行微創手術,則只有0.3公分傷口,傷口復原的時間、出血量與疼痛皆大幅減少,鼻腔放置可吸收的敷料即可,外觀沒有任何傷口。

張世倫強調,無論是手術或藥物治療,都無法一勞永逸根治鼻塞,建議病人都應建立運動習慣,避免接觸過敏原,並定時利用溫生理食鹽水沖洗鼻腔,使鼻黏膜收縮更加順利,改善鼻塞症狀。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托育補助加碼!2到3歲「空窗期」照領6千明年上路 近1.1萬童受惠

遠離大腸癌得先管好嘴巴! 研究建議每日紅肉別吃超過這份量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英國牛津大學與斯里蘭卡合作的一項研究顯示,95%人群在接種兩劑國藥疫苗後可產生抗體,對Delta變種病毒株的抗體反應較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員阿達利亞博士曾表示,中國疫苗迄今還沒有完整數據,疫苗效力較低,建議施打中國疫苗的民眾,可以再接種加強針。英國牛津大學與斯里蘭卡合作的一項...

閱讀詳情 »

新加坡自7月中再爆發KTV、裕廊傳統市場(巴剎)及羅威路639組屋群聚感染,目前這三個場所確診人數已達835人。星國政府緊急宣布自7/22至8/18再度縮限社交活動,包含餐廳禁止內用、戶外活動以兩人為限,企業採居家辦公。新加坡日前疫情回溫,7/21單日新增179例,創下過去一年來新紀錄。星國過去防疫...

閱讀詳情 »

行政院今日上午召開政院擴大防疫會議,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根據指揮中心的防疫規劃,7月27日起將疫情三級警戒調降至二級,讓符合防疫指引的各行業、場所能夠恢復活動。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日表示,今早行政院長蘇貞昌召開政院擴大防疫會議。首先由指揮官報告近來疫情發展,並由各部會報告各項防疫指引規劃以及昨日與各...

閱讀詳情 »

高端疫苗通過台灣緊急使用授權(EUA),衛福部19日核准專案製造,《中國時報》今天報導,高端疫苗產能82%遭退貨,疫苗量產品質堪憂。高端公司今天發布聲明澄清為不實訊息,並強調疫苗的抗原產能遠高於媒體報導臆測的數值,所有疫苗成品皆會100%符合規格,並在完成廠內放行與食藥署研檢封緘程序後釋出。高端公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