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者手無力、口齒不清是退化還是中風? 簡易4口訣即可知

長者手無力 口齒不清是退化還是中風? 簡易4口訣即可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種植檳榔的80歲徐爺爺,某日在低溫的凌晨巡視農園時,突然發現右手抓握力下降,且右下肢無力,本以為是農忙太累導致,但休息4天仍不見改善,家屬立刻將徐爺爺送至急診,經診斷右肢無力現象,是因心血管慢性疾病造成的輕微腦中風,立即住院治療並進行急性後期照顧,徐爺爺恢復情形良好,已能自理生活。

長者中風常被誤認老化 「FAST」口訣助分辨

中榮灣橋醫療部主任林耘德表示,許多長者中風個案,家屬常將症狀誤以為是身體退化衰弱,未能及時就醫,導致錯失黃金治療期,後續復健效果相當有限,加重家屬的照護負擔,因此最好熟記中風症狀口訣「FAST」,分別為「Face臉部肌肉歪斜」、「Arm手無力、拿東西會掉落」、「Speech言語表達困難或不清楚」、「Time儘快確定發病時間,掌握黃金3小時治療期」,簡單的口訣,在症狀發生時可以自我檢視或幫助親友辨別,立即撥打119就醫。

春天早晚溫差大 缺血性腦中風最常發生

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統計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4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林耘德主任提醒,4月份天氣早晚溫差大,對於中高齡長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更是中風的高危險群;臨床上常見中風為缺血性腦中風,若在黃金3小時內(特殊條件下可增加至4.5小時),經醫師評估可使用血栓溶解劑靜脈注射治療,中風恢復情形更佳。

7天內仍有惡化可能 勿輕忽任何症狀

一般急性中風後,7天內仍有惡化可能,切勿因症狀緩解而輕忽,應聽從醫師指示完成全面性檢查,例如進行腦部及頸動脈超音波,找出是否有嚴重血管狹窄、心房顫動或心律不整情形,必要時放置支架輔助;另通常會為病患注射點滴增加腦部組織灌注,並給予抗血小板藥物治療,避免因中風引起的心血管、腦部疾病併發症。

 

【延伸閱讀】

把握腦中風急救後送黃金時間 揭曉「影響預後關鍵」

中風患者也需小心骨鬆 骨折機率多7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3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若被醫師宣判只有三個月生命,你對於人生還有什麼期望嗎,作者沈宜璇就在《臨終進行曲:沈宜璇與癌共舞的人生樂章》一書中分享自己抗癌十年的心路歷程,即使住進安寧病房的她,仍想辦法讓自己過著很優雅的生活,不管是閱讀、寫作、玩香氛精油,如今走過十年的抗癌歲月,為了鼓舞更多需要鼓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慢性腹痛或稱為反覆性腹痛,其定義為每月至少一次且腹痛持續二個月以上,並且影響日常生活作息(進食、睡眠、上學),其中約有三分之一可找出潛在的器質性問題,至於其他無器官構造功能異常、檢查均屬正常的則可歸類於功能性腹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一般科主任施相宏醫師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多歲的鄭先生全身皮膚有多處紅疹且經常搔癢,症狀長達三年多。起初是由下肢先發作再逐漸蔓延到上肢,尤其常在夜間感覺奇癢無比,造成入睡困難,睡眠品質變差,日常生活也大受影響;就診後症狀仍反覆出現,轉而求診中醫,以中藥內服、藥膏塗抹與針灸治療半年,成效顯著可見。慢性濕疹過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59歲的徐女士本身慣用右手,自家經營餐廳偶爾需搬抬重物。五個月前,因機車車禍造成左肩挫傷,X光片顯示無明顯骨折。經過數星期休養後,發現左手臂漸漸無法完全舉高,連梳個頭都很困難。此外,肩膀在夜晚特別的不舒服,睡覺時不能面朝左邊側睡。只好求診骨科醫師,經醫師仔細的評估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