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開刀、放支架仍胸悶、喘? 改善「頑固型心絞痛」還有下一步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胸悶、胸痛不是小毛病,背後恐是致命大危機!在台灣,心絞痛患者約有55萬人之多,但很多人一直拖到胸痛、胸悶等症狀頻繁發作時才就醫,讓自己暴露在急性心肌梗塞危險之中,但即使放了支架或施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口服多種藥物,仍有部分頑固型心絞痛患者,依舊常抓著胸口喊悶、喊喘,這時該怎麼辦?心臟科醫師表示,到了這一步一樣有機會透過非侵入性方式改善症狀。

全心醫學健康管理院長、心臟內科醫師陳世瑀指出,心絞痛是一種「症狀」,也是冠狀動脈阻塞的主要症狀,代表心臟缺氧的警訊,要注意的是,其臨床症狀表現多元,除了常見的胸悶、胸痛、心悸、頭暈、嚴重疲倦、冷汗等,有時候還有腸胃道症狀,像是上腹持續悶痛、發脹,便十分容易被忽略。

治療心絞痛,一般得從飲食跟運動「治本」,把生活型態做個徹底的檢討,加上基本的藥物治療,如果這樣子仍出現有不穩定的狀態,就有可能需要接受進一步的侵入性治療,包括心導管手術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但有一類頑固型心絞痛患者,手術並不是一勞永逸,陳世瑀近期就收治一名50多歲熟男,因為飽受心絞痛發作的困擾,已經開過一次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置放4個支架,但活動量不見改善,在開刀之外,經醫師評估後,接受新型態的心臟震波治療,症狀大幅改善,從走不了多遠到現在可以健行一小時不停。

陳世瑀表示,心絞痛的成因主要是冠狀動脈狹窄造成心肌缺少血流的灌注,進而導致心肌缺氧,產生心絞痛的症狀,如果手術都還控制不下來的話,仍然有非侵入性的體外治療模式可選擇,病人不必灰心,像心臟震波治療就是精準針對缺氧的心肌施予低能量的震波,刺激心臟釋放血管舒張因子及生長因子,造成心肌血管新生,改善心臟缺血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陳世瑀說,有下列情形的病人不適合心臟震波的治療,如心臟放有金屬瓣膜、心臟裝有心律調節器、心臟內有血栓或肺氣腫的病人,而且這項治療無健保給付,需自費。

預防還是勝於治療!陳世瑀強調,心絞痛的危險因子,包括年紀,男性45歲後、女性55歲後,若有中風或心肌梗塞等家族病史者,就得格外留心,尤其有抽菸習慣的人更是高危險族群,另外,服用特定藥物如類固醇,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等亦須注意,而肥胖、工作壓力也常誘發心絞痛。

陳世瑀提醒,心絞痛患者在接受治療之下,有些危險警訊千萬不能輕忽,只要在休息或低活動量狀態下,突然出現症狀,或者症狀逐漸加重,沒有因為休息或服藥就緩解,持續超過20分鐘或更久時,一定要馬上就醫,即有可能是急性冠心症的前兆。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快篩為何不便宜? 陳時中:若免費或非常便宜,擔心囤積

快篩陽性民眾爆量 大醫院快受不了!新設「快篩陽性視訊門診」分流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話說.. 這是印度的一個18歲姑娘...... 去年,她被人用硫酸毀容.... 最近,她出了一個視頻... 【如何涂口紅】 本來只是以為這是一個普通又或「毀容也要學會美」之類的勵志視頻。。 然而.... 看完之後... 大家好...今天我主要來教大家,如何涂口紅 首先用刷子刷一下,這樣可以刷掉死皮....

閱讀詳情 »

你太棒了,加油! 小丑魚鱗癬是一種可怕的遺傳性皮膚病。患者的皮膚上會有巨大的紅色菱形鱗片,看起來非常可怕。23歲的年輕媽媽史蒂芬妮(Stephanie Turner)就患有這種疾病。她剛出生時,醫生預言她根本活不了幾天,但她現在已經有了一個2歲的兒子,生活得非常幸福。 ▼史蒂芬妮患有罕見的小丑魚鱗...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子宮肌瘤主要4點症狀,女性朋友要注意了! 子宮肌瘤,被稱為“婦科第一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也是人體中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婦女在一生中有高達20%~25%的幾率患有子宮肌瘤,而30歲到50歲的婦女發病率為30%~50%。由於近年受環...

閱讀詳情 »

痛風是一個惱人的頑疾,中醫可以如何治療呢?  治療痛風,以中醫而言,在不同時期會搭配不同的藥方。 急性期以清熱止痛為主,常用如白虎桂枝湯、四妙散、上中下痛用痛風丸等,並可外敷如意金黃散以加強消炎止痛。 慢性期則著重於消耗體內久積的濕熱,改善痰濕問題,通常會使用三仁湯或八正散配伍土茯苓、萆薢、車前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