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開刀、放支架仍胸悶、喘? 改善「頑固型心絞痛」還有下一步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胸悶、胸痛不是小毛病,背後恐是致命大危機!在台灣,心絞痛患者約有55萬人之多,但很多人一直拖到胸痛、胸悶等症狀頻繁發作時才就醫,讓自己暴露在急性心肌梗塞危險之中,但即使放了支架或施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口服多種藥物,仍有部分頑固型心絞痛患者,依舊常抓著胸口喊悶、喊喘,這時該怎麼辦?心臟科醫師表示,到了這一步一樣有機會透過非侵入性方式改善症狀。

全心醫學健康管理院長、心臟內科醫師陳世瑀指出,心絞痛是一種「症狀」,也是冠狀動脈阻塞的主要症狀,代表心臟缺氧的警訊,要注意的是,其臨床症狀表現多元,除了常見的胸悶、胸痛、心悸、頭暈、嚴重疲倦、冷汗等,有時候還有腸胃道症狀,像是上腹持續悶痛、發脹,便十分容易被忽略。

治療心絞痛,一般得從飲食跟運動「治本」,把生活型態做個徹底的檢討,加上基本的藥物治療,如果這樣子仍出現有不穩定的狀態,就有可能需要接受進一步的侵入性治療,包括心導管手術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但有一類頑固型心絞痛患者,手術並不是一勞永逸,陳世瑀近期就收治一名50多歲熟男,因為飽受心絞痛發作的困擾,已經開過一次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置放4個支架,但活動量不見改善,在開刀之外,經醫師評估後,接受新型態的心臟震波治療,症狀大幅改善,從走不了多遠到現在可以健行一小時不停。

陳世瑀表示,心絞痛的成因主要是冠狀動脈狹窄造成心肌缺少血流的灌注,進而導致心肌缺氧,產生心絞痛的症狀,如果手術都還控制不下來的話,仍然有非侵入性的體外治療模式可選擇,病人不必灰心,像心臟震波治療就是精準針對缺氧的心肌施予低能量的震波,刺激心臟釋放血管舒張因子及生長因子,造成心肌血管新生,改善心臟缺血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陳世瑀說,有下列情形的病人不適合心臟震波的治療,如心臟放有金屬瓣膜、心臟裝有心律調節器、心臟內有血栓或肺氣腫的病人,而且這項治療無健保給付,需自費。

預防還是勝於治療!陳世瑀強調,心絞痛的危險因子,包括年紀,男性45歲後、女性55歲後,若有中風或心肌梗塞等家族病史者,就得格外留心,尤其有抽菸習慣的人更是高危險族群,另外,服用特定藥物如類固醇,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等亦須注意,而肥胖、工作壓力也常誘發心絞痛。

陳世瑀提醒,心絞痛患者在接受治療之下,有些危險警訊千萬不能輕忽,只要在休息或低活動量狀態下,突然出現症狀,或者症狀逐漸加重,沒有因為休息或服藥就緩解,持續超過20分鐘或更久時,一定要馬上就醫,即有可能是急性冠心症的前兆。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快篩為何不便宜? 陳時中:若免費或非常便宜,擔心囤積

快篩陽性民眾爆量 大醫院快受不了!新設「快篩陽性視訊門診」分流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入冬後,進補機會多,但燒酒雞、薑母鴨、羊肉爐吃太多,小心造成便秘,衛福部朴子醫院中醫科主任李昌諴表示,進補後便秘,應是肉類吃太多及藥材燥熱所引起,可多吃柑橘等寒涼及富含纖維質的水果,或以枸杞、生地黃等滋陰潤燥的中藥材搭配腹部右上、左下方向繞圈按摩,都有助於排便。‧便秘逾3天即應就醫 一名男子因多日未...

閱讀詳情 »

胸痛。可能是肺炎或心臟病。有的胸痛來得快也去得快,猛一下疼痛,然後又消失了,可能是消化不良或心臟病發作所導致的,應盡快到醫院檢查心臟組織是否受損。 背痛。若彎腰時會引發極度疼痛,熱敷、休息、吃止痛藥都無法止痛,排除運動損傷因素,有可能是動脈瘤或腎結石所引起。最好到醫院接受CT掃瞄,確定病因治療。 ...

閱讀詳情 »

說起口臭,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討厭它的,常讓我們處於尷尬狀態,讓我們不敢說話,這嚴重的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了。那麼口臭怎麼辦呢?有什麼方法能夠解決口臭的呢?小編告訴大家,中醫按摩穴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哦。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是哪個穴位吧。 按一個穴位就能解決口臭問題 很多人都為口臭煩惱,讓我們在社交中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