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開刀、放支架仍胸悶、喘? 改善「頑固型心絞痛」還有下一步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胸悶、胸痛不是小毛病,背後恐是致命大危機!在台灣,心絞痛患者約有55萬人之多,但很多人一直拖到胸痛、胸悶等症狀頻繁發作時才就醫,讓自己暴露在急性心肌梗塞危險之中,但即使放了支架或施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口服多種藥物,仍有部分頑固型心絞痛患者,依舊常抓著胸口喊悶、喊喘,這時該怎麼辦?心臟科醫師表示,到了這一步一樣有機會透過非侵入性方式改善症狀。

全心醫學健康管理院長、心臟內科醫師陳世瑀指出,心絞痛是一種「症狀」,也是冠狀動脈阻塞的主要症狀,代表心臟缺氧的警訊,要注意的是,其臨床症狀表現多元,除了常見的胸悶、胸痛、心悸、頭暈、嚴重疲倦、冷汗等,有時候還有腸胃道症狀,像是上腹持續悶痛、發脹,便十分容易被忽略。

治療心絞痛,一般得從飲食跟運動「治本」,把生活型態做個徹底的檢討,加上基本的藥物治療,如果這樣子仍出現有不穩定的狀態,就有可能需要接受進一步的侵入性治療,包括心導管手術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但有一類頑固型心絞痛患者,手術並不是一勞永逸,陳世瑀近期就收治一名50多歲熟男,因為飽受心絞痛發作的困擾,已經開過一次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置放4個支架,但活動量不見改善,在開刀之外,經醫師評估後,接受新型態的心臟震波治療,症狀大幅改善,從走不了多遠到現在可以健行一小時不停。

陳世瑀表示,心絞痛的成因主要是冠狀動脈狹窄造成心肌缺少血流的灌注,進而導致心肌缺氧,產生心絞痛的症狀,如果手術都還控制不下來的話,仍然有非侵入性的體外治療模式可選擇,病人不必灰心,像心臟震波治療就是精準針對缺氧的心肌施予低能量的震波,刺激心臟釋放血管舒張因子及生長因子,造成心肌血管新生,改善心臟缺血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陳世瑀說,有下列情形的病人不適合心臟震波的治療,如心臟放有金屬瓣膜、心臟裝有心律調節器、心臟內有血栓或肺氣腫的病人,而且這項治療無健保給付,需自費。

預防還是勝於治療!陳世瑀強調,心絞痛的危險因子,包括年紀,男性45歲後、女性55歲後,若有中風或心肌梗塞等家族病史者,就得格外留心,尤其有抽菸習慣的人更是高危險族群,另外,服用特定藥物如類固醇,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等亦須注意,而肥胖、工作壓力也常誘發心絞痛。

陳世瑀提醒,心絞痛患者在接受治療之下,有些危險警訊千萬不能輕忽,只要在休息或低活動量狀態下,突然出現症狀,或者症狀逐漸加重,沒有因為休息或服藥就緩解,持續超過20分鐘或更久時,一定要馬上就醫,即有可能是急性冠心症的前兆。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快篩為何不便宜? 陳時中:若免費或非常便宜,擔心囤積

快篩陽性民眾爆量 大醫院快受不了!新設「快篩陽性視訊門診」分流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懷孕時口腔問題多,除了勤潔牙外,也可搭配使用漱口水以維持口腔清潔;然而,部分市售漱口水含有酒精成分,雖然不會吞食,但是否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呢?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一般來說,漱口水中的酒精含量並不高,短暫漱口後就會吐出,即便是在孕期使用含酒精漱口水是不至於對胎兒造成影響;但目前亦有研究指出,因酒...

閱讀詳情 »

膀胱癌的發生率是男性高於女性,尤其當出現無痛性血尿,或是排尿異常狀況時,一定要提高警覺、及早就診檢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膀胱癌的治療在臨床上仍是以手術為主,若早期發現仍可保留膀胱,且術後存活率良好;但若為中晚期膀胱癌則可能需要將膀胱切除,日後須依靠人工尿袋,勢必影響個人...

閱讀詳情 »

最近氣溫不斷飆高,動不動就是滿身大汗!俗話說「夏日炎炎正好眠」,天熱真的會讓人頭昏昏,但是真的有比較好睡嗎?新光醫院睡眠中心李偉康臨床心理師表示,其實這是一個常見迷思,實際上,當溫度較低時反而會提升睡意,這也是為什麼夏天睡覺時開點風扇、冷氣,維持舒適的環境溫度,反而有助於一夜好眠喔!  環境溫度對睡...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 編譯 多年前「醋飲」即已在美食界及健康界蔚為風潮,其中又以蘋果醋因其口感較佳,更是受到多數女性的喜愛。許多報章媒體報導宣稱醋飲可以帶來多功能的療效,像是調整血壓、減重、幫助消化、預防老化…等,但是,醋飲真的是如報導所稱的萬靈丹嗎? “ 一天一顆蘋果,醫生遠離我 ”,而蘋果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