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開學季 全面備戰腸病毒

(健康醫療網/周蘭君報導)年假結束,學校也開學了,腸病毒即將進入流行期;為避免嬰幼兒感染腸病毒引發嚴重併發症,新竹市衛生局呼籲加強校園宣導落實勤洗手,家中有嬰幼兒(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家長,也須注意自身及其他較大孩童的衛生,尤其自外面回家時,在摟抱、親吻或餵食幼兒前,務必更衣洗手,如非必要,也請儘量避免攜帶嬰幼童出入公共場所,以減少嬰幼童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腸病毒係經由飛沫傳染,例如噴嚏、咳嗽時所產生的口鼻分泌物,或糞便亦為傳染途徑之一。依據疾管局歷年監視資料顯示,目前雖不是腸病毒主要流行季,但是台灣氣候濕熱,適合腸病毒繁殖,故全年都有感染機會,且腸病毒71型仍在社區活動,感染導致重症的風險仍未完全消除,民眾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處所,最容易傳播,該局特別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幼兒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除依醫師指示治療外,最好讓病童在家休息至少一星期,並注意補充水份與營養,或直至無發燒現象,儘量不要參加任何活動,以避免傳染他人。

此外,也要注意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28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曾有餐廳以「油魚」魚目混珠為「鱈魚」之情事,遭衛生局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第28條標示不實之規定處以罰緩,產品並限期回收改正。為透明鱈魚的消費資訊,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彙整鱈魚類資料庫,與地方衛生局一起合作,輔導業者落實鱈魚標示,規劃於106年1月1日起「鱈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夏季高溫讓人油光滿面,皮脂腺的分泌旺盛,使得油脂及角質通通堵塞在毛囊中,開始形成粉刺,在發炎之後就變成了痘痘,痘痘俗稱青春痘、面皰,醫學上稱做痤瘡, 痘痘的發生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是皮脂分泌過盛,例如:青春期時男性賀爾蒙增加、皮脂腺過度分泌。 造成痘痘的原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暑期旅遊旺季,許多民眾打算到東南亞旅遊,但有不少孕婦旅遊團費都繳了,即使醫師勸告仍不聽,寧願冒著風險也不退團,醫師直言這簡直是在玩命。醫師強調,孕婦一旦感染茲卡病毒,胎兒罹患小頭症風險機率達13%,腦部恐神經病變,容易有智能障礙。 孕婦欲前往茲卡疫區 醫師怒了 根據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