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防中風新療法左心耳封堵術

爽爆新聞網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預防中風也可以超前部署!?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最主要原因,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人口有30%(約1千7百50萬人)是死於心臟血管疾病,其中有670萬人死於中風;據衛生福利部2019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死亡人數超過1.2萬人,中風對國人健康衝擊甚鉅,且「腦中風」造成「失能」的後遺症,是台灣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顯示60至79歲是中風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層(40.7、48.5/每10萬人)。中風經常會造成「失能」的後遺症,後續需要頻繁的就醫,也造成照顧者及家庭經濟沈重的負擔,嚴重影響台灣民眾的生活品質。

防中風新療法左心耳封堵術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表示,69歲的徐女士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甲狀腺機能亢進,三年前因突發心悸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求診,才發現患有「陣發性心房顫動」。經中風風險指數評估,應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治療,但徐女士已有腸胃道出血病史,擔心長期用藥會引發更嚴重出血,因此選擇接受「左心耳封堵術」來減少「腦中風」風險,並能增加用藥靈活性,減少使用藥物劑量。手術成功施行後,三年來並未有藥物不良反應發生,也成功降低了罹患「腦中風」的可能性。

防中風新療法左心耳封堵術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系主治醫師陳科維指出,台灣發生「腦中風」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稱為「心房顫動」的心律不整。心房顫動在長者族群相當普遍,甚至也有一定比例的青壯年病人,這種心律不整若發生會在心房中漸漸產生凝結的血塊,血塊如果隨著血流離開心臟到腦部或其他器官,就會堵塞住血管,造成該區域的缺血性梗塞,相當危險。

陳科維醫師表示,即便心臟科醫師都會偶而搭一下脈搏,確認沒有發生心房顫動。像心房顫動這樣的心律不整的危險性,往往是無聲無息,病人所感覺到有心悸發作的時間,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心肌梗塞的危險性,一般民眾都曉得,也會特別注意胸痛症狀,但心房顫動從陣發性演變到持續性,可能病人自己都幾乎沒有感覺。「不會痛的最危險!」陳醫師指出,如門診曾有病人,長年嗜飲重口味咖啡,連飲料裡都要加咖啡粉,健康檢查時才無意間發現心律不整來就醫,診斷時已經是持續性的心房顫動,而病人反而很納悶,因為完全沒有任何感覺。

防中風新療法左心耳封堵術

陳醫師表示,傳統上治療的方法是使用抗凝血藥物讓血塊不易形成,以降低中風風險,但藥物使用可能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如增加出血風險、一但受傷或需要拔牙等手術時會不易止血,而若是忘記服用藥物或使用劑量不足,更可能造成中風風險增加。為了改善這樣的情形,目前已有一項新型心導管手術方式,即「左心耳封堵術」,可以在很短的手術時間內,透過大腿靜脈的微創傷口將特殊設計的堵塞器送進左心房,把心房顫動中90%血塊來源的左心耳完全封閉起來,而大幅降低病人未來發生腦中風的機率。

防中風新療法左心耳封堵術

目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已執行過134例「左心耳封堵器」裝置的病人。除一例因左心耳解剖構造複雜不適合放置外,均成功執行,術後也無嚴重不良併發症。因此項心導管手術相對成熟安全,住院時程也短,心房顫動病人接受一次永久性的手術,可免於長期持續使用高劑量抗凝血藥物、擔憂發生出血,或用藥不便之苦,「可以說是C/P值相當高!」陳醫師肯定表示。

但是此項手術仍有它的限制性,例如前述左心耳構造較複雜或過大的病人可能就不適合放置,術前也應與手術醫師詳細討論。陳科維醫師建議,如果常有心悸症狀,使用血壓計時無法正確測量出心跳,或已知有心律不整的病人,首先應儘早到心臟科門診檢查。如果發現可能有心房顫動,應與醫師討論包括抗凝血藥物與「左心耳封堵術」等治療選項,依醫師建議接受如食道超音波等進一步檢查,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相關推薦

零污染的有機飲食 首先,阿公阿媽時代吃的都是沒有污染的「有機飲食」,因為農藥、化肥尚未發明, 工廠也極少。吃的都是「完整食物」,未經加工,沒有人工防腐劑之類的添加物。以前的人,幾乎不吃零食,每天三餐吃的,是自己種的青菜與稻米。勉強可稱為零食的,就是路邊的野花野果。想打打牙祭,就到溪裡面抓一些魚蝦螃...

閱讀詳情 »

迷思一:低油飲食比較好? ∵∵∵ 黃小姐今年三十五歲,是科技公司的公關組長。因為經常要接待國內外的客戶,所以 很注重外表,希望能給客戶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最近五年來,不知道為什麼,黃小姐的體 重逐年上升,與剛進公司時相比,足足胖了十公斤!不只公司長官提醒她,自己也覺得身 材都變形了、不能不多注意。好...

閱讀詳情 »

  許多一百年前不常見的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腦中風、心臟病、氣喘、過敏、癌 症與自體免疫系統方面的問題⋯⋯,也在這一百年內陸續出現而且迅速普及開來。其中最 嚴重的疾病,是高居癌症排行榜前兩名、男性的前列腺癌、直腸癌與女性的乳癌、子宮頸 癌。   癌症的成因和飲食大大有關 前...

閱讀詳情 »

根據醫學觀察:現實生活中睡眠質量不高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一個人真正睡著覺最多只有三個鐘頭,肝火過盛;胃火過剩,睡覺不安;睡覺勞累等都是浪費時間 睡覺的訣竅 易經陰陽的道理: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著三分鐘,等於睡兩個鐘頭,不過要對好正午的時間。夜晚則要在正子時睡著,五分鐘等於六個鐘頭。你會感覺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