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防疫「三餐加宵夜灌雞精」 高血壓男驚爆肌肉無力、心跳不規律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60歲患有高血壓的男子,平時不但依醫囑服用降血壓藥,飲食上還特別使用低鈉的薄鹽醬油,在疫情緊張的期間,又為了提升免疫力,更是一天三餐加宵夜喝了很多瓶雞精,連喝了好幾個月下來,竟逐漸出現血壓高高低低、肌肉無力與心跳不規律等症狀,原來誤踩了控制血壓不宜食用高鈉食品的大地雷。

疫情之下,國內不少民眾紛紛尋求增強自身免疫力的方法,尤其把目光放在哪一些標榜具補充元氣、滋補養生功效的食品,像是雞精或食補液,希望藉此補充體力、抗疲勞,提高免疫力,卻也可能弄巧成拙。

但購買或飲用這些食品之前,你真的有仔細看清楚營養標示中的鈉與鉀含量?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食品中的鈉與鉀含量多寡,其實是會影響血壓的控制及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機率。

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高血壓病人或腎功能不佳等特殊族群,切勿過量食用含有高鈉或高鉀的雞精、食補液、低鈉鹽或薄鹽醬油等食品,以免養生不成反傷身!因為若高血壓病人攝取鈉過多,身體會留住水分來維持體液濃度平衡,過多的水分滯留會透過體內多種機制造成血壓升高,使得血壓無法用藥有效控制下來。

更嚴重者,少數高血壓病人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頭重、耳鳴、心悸、兩肩酸痛,嚴重者甚至噁心、嘔吐、抽搐、昏迷等症狀。

藥害救濟基金會強調,要注意的是,正在服用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如enalapril、perindopril等)、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如valsartan、losartan等)、保鉀型利尿劑(如spironolactone、amiloride等)、腎素抑制劑(如aliskire n等)四大類藥品的高血壓病人,若過量食用高鉀食品,可能會導致體內鉀離子過高,增加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機率。特別是腎功能不好或有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壓病人,過量攝取高鉀食品,可能會加重腎臟負擔並造成高血鉀,甚至可能出現肌肉無力、手腳麻、心跳不規律等症狀。

專家建議,高血壓病人若想藉由保健食品增強免疫力,應先經由醫療專業人員評估。一般人平日飲食應儘量選用天然食材,少鹽少糖低油、少加工食品、多蔬果高纖,戒菸酒,控制體重,培養正常作息與運動的生活習慣,才是增強身體免疫力的根本之道。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她產檢無異常產後大出血破千毫升! 靠醫師巧手保未來「生」機

食安新制!食品添加「魚油」要限量 喝起來像烏龍的「咖啡葉」納管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年男性難關似乎特別難過,台北市衛生局最新統計發現,2019年台北市自殺死亡人數有339人,其中男性自殺死亡人數212人,就以45到64歲的中年男性占了2成4;至於前3大自殺原因分別為:「精神健康與物質濫用問題」、「情感、家庭及夫妻...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全球搶口罩,雖然台灣在口罩實名制之下,國產口罩供應無虞,但食藥署統計,國內醫用口罩光是今年上半年的進口量就突破5400萬片,已經超過去年全年進口量的4700萬片還更多,其中7成大宗來自中國貨,擔心各國拚產能之下、品質可能出問...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確診新增至449例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個案,案449為長期居住於南非的台灣籍50多歲男性,因探親返台,儘管依當地規定在返台之前曾採驗為陰性,沒想到7月1日晚間入境台灣後,因主動告知...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美國藥廠吉立亞(Gilead)開發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被視為是治療新冠肺炎的一線藥物,但最新消息傳出,美國衛生部已宣布買下購買50萬劑瑞德西韋,幾乎包下未來3個月的生產量,引發各國擔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