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防疫宅生活增強免疫力 營養師建議「居家菜單」自煮健康飲食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防疫期間的飲食可以簡單,但不能隨便!疫情警戒升級,全民在家防疫做好個人健康防護,竹縣東元綜合醫院營養科謝桂菁營養師提醒民眾,「居家防疫菜單」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透過自煮健康飲食全面提升免疫力,對抗疾病自然多層保護力,「選食吃巧」可從四大方向著手,包括:三餐飲食規律、適量蛋白質攝取、每日彩虹五蔬果,以及聰明搭配高油、高鹽、精製澱粉食物,新鮮蔬食入菜彭湃又營養。

防疫宅生活增強免疫力 營養師建議「居家菜單」自煮健康飲食
▲東元綜合醫院營養科謝桂菁營養師叮嚀,「居家自煮防疫菜單」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圖/東元綜合醫院提供)

為防範新冠肺炎發生大規模社區傳播,中央及地方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實施「大人居家辦公、小孩停課不停學」,從幼兒園到大學紛紛實施線上教學或自主學習,上班族也落實居家辦公、防疫假,全民都自動自發待在家隔離做好個人健康防護。

謝桂菁營養師表示,超市賣場出現掃貨備糧,被掃空的大多是泡麵罐頭等能長期保存的包裝食品;居家辦公的父母遇上在家不停學的小孩,準備三餐對於家長來說也是一項挑戰!謝桂菁營養師說,「選食吃巧」為自體免疫力補充重要營養素,增強「抵抗力口罩」:
1.三餐飲食規律,學習成效不打折:面對居家防疫的生活,常會忽略早餐,尤其以停課不停學的兒童而言,若不吃早餐易有注意力不集中情形,而影響線上上課學習成效,快速省時搭配建議:全麥蛋餅、雜糧饅頭夾蛋、起司地瓜+少糖豆漿、鮮奶、原味優酪乳。
2.適量蛋白質攝取,維持抗體活力:優質蛋白質(豆魚蛋肉)供應足夠時,可形成各種抗體,維持身體抵抗力。建議成人每日攝取約5~6份,或每餐攝取約1個掌心(1份=1/2盒裝豆腐=肉、家禽、魚肉1兩,約3手指大小=蛋1顆)。
3.每日彩虹五蔬果,增強免疫調節:不同顏色的蔬菜、水果含有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及特有的植化素、胡蘿蔔素、茄紅素、多醣體等,在免疫調節中都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一天至少3份(1份=1/2碗)蔬菜、2顆拳頭大小水果。建議每日攝取100mg維生素C的水果如:約1/3顆泰國芭樂、1.5顆奇異果、15顆聖女蕃茄、1顆香吉士、2顆柳橙等。
4.泡麵搭罐頭藏健康隱憂,新鮮蔬食入菜彭湃又營養聰明搭配高油、高鹽、精製澱粉食物:隨著防疫升級,居家料理也可有所調整應變。當民眾在購買物資時,往往會選擇保存期限較長之物品,如泡麵、罐頭、冷凍微波食品、各類湯底、火鍋料、餅乾等,謝桂菁營養師建議,可依循均衡營養的原則與新鮮蔬食搭配入菜。

東元綜合醫院營養科謝桂菁營養師提醒,保持均衡飲食、正常作息之外,也要適度規律運動,整體促進身體健康,才能更有效地對抗疫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60分鐘身體活動,成人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國民健康署針對各個年齡階段設計「居家身體活動指引」,讓大家身體健康動起來,可參考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要宅不要廢! 居家上課讀書不忘“動” https://pse.is/3f93tm」。

 

相關推薦

國軍桃園總醫院上週爆出群聚感染,目前共有14人染疫,為防堵感染鍊持續擴大,衛生局立即針對全院進行採檢,市長鄭文燦今天(22)指出,全院1400多人採檢結果均為陰性,目前確診案例均集中在ICU病房,並沒有擴散到其他病房。國軍桃園總醫院爆發院內群聚感染,桃園市長鄭文燦21日表示,截至20日,共14人確診...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公布新版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將懷孕婦女與75歲以上長者並列第6類優先接種疫苗對象。指揮中心原本稱只有1到3類對象孕婦可接種莫德納疫苗,其他類別孕婦尚只能打AZ疫苗,不過指揮中心今日上午改口表示,第6類孕婦「可由目前供應之疫苗種類擇一接種」,即日起開放接種。日本和...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 李新琳 程子奕/台北報導 確診人數連2天不到百例,死亡人數也難得再見只有個位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國內新增79例COVID-19確定病例,其中78例為本土個案,另有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陳時中直言,死亡個案少...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 羅偉哲李新琳/台北報導 美國加碼捐贈台灣的250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開打時間決定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2)日宣布配合檢驗封緘作業,可以從7月1日起配發相關疫苗,同步開放9類接種對象施打,其中包括孕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