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範腸病毒交叉感染 落實個人及環境衛生

防範腸病毒交叉感染 落實個人及環境衛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上週新增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疾管署呼籲,民眾應做好個人衛生、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家中嬰幼兒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

新增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 恐因接觸保母家腸病毒幼童染病

疾管署表示,新增個案為北部1歲男童,同時檢出腸病毒71型及克沙奇病毒A16型,6月中旬因陸續出現發燒、咽喉潰瘍、發抖、食慾下降、嘔吐、嗜睡等症狀就醫並收治住院。所幸經及時治療,個案於發病後一週即出院,現已康復;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

衛生單位調查,個案平日均由保母照顧,假日才由父母親帶回照顧,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惟保母平時除照顧個案外,另有2名受託幼童,該2名幼童曾分別於6月上旬及中旬確診腸病毒,目前均已康復,不排除個案因接觸保母家腸病毒幼童導致發病。

腸病毒疫情仍處流行期 孩童於暑假期間要特別注意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共11,879,較前一週下降6.3%,疫情仍處流行期。今(2018)年累計19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其中8例為新生兒(含5例死亡)另今年已出現39例腸病毒71型散發個案,顯示社區中持續有腸病毒71型活動,將持續監測疫情及流行病毒變化。

適逢暑假期間,疾管署提醒,孩童如出入人口密集、互動頻繁的場所(如安親班、托兒所、室內兒童樂園),返家或進食前需確實洗手;大人工作返家則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亦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7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喝水的時候,會不會覺得越喝越渴呢?中醫師鄭集誠表示,水是由腸胃來代謝的,所以腸胃的運化功能不好,就會覺得水越喝越渴,若是持續大口牛飲,小心反而造成風濕問題!鄭集誠指出,以中醫的角度來說,水是由腸胃來進行代謝的,腸胃的運化功能不好,等同於「上火」,喝水就會越喝越渴,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很多人會出現手抖的狀況,特別是拿筷子、湯匙,以及寫字的時候。手抖雖然容易在情緒變化下產生,也可能是腦組織疾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情緒、甲狀腺亢進、帕金森氏症,以及痴呆等,都會造成手抖的症狀,倘若不早期治療,將難以治癒。周宗翰說,手抖有分生理性與...

閱讀詳情 »

刷掉牙菌斑 用著色劑確定牙菌斑的位置。牙菌斑肉眼幾乎不可見,因此想知道有多少牙菌斑在牙齒上是很難的。為了搞定這點,你可以在雜貨店或藥店買「顯色片」。把它嚼了之後,牙齒上的牙菌斑就會被染成鮮紅色,這樣就能很輕易的對牙齒上的牙菌斑進行定位,然後針對這個區域進行刷牙。 用棉簽蘸上綠色食用色素塗抹在牙齒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