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青少年得憂鬱症? 醫師籲寒假親子多聊天

青少年得憂鬱症? 醫師籲寒假親子多聊天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國中女生小惠(化名)被同學霸凌,出現憂鬱症狀就醫,跟父母訴苦,父母則以「不要多想、不要再說了、又沒有怎麼樣!」來回應。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兒童心智門診蕭亦伶醫師指出,當孩子的世界在下雨,家長不妨撐把傘,陪伴孩子度過不好的情緒,等待雨停。寒假親子相處時間更多,建議一天空出五到十分鐘單獨聊聊天,有助建立親子關係。
青春期子女需要傾聽 父母是傾訴首選
蕭亦伶醫師表示,
青春期子女情緒容易陷入泥沼,常讓父母感到不知所措,當親子關係漸行漸遠,沒人陪伴一起處理有時會有孤獨感,甚至出現自殘行為,還可能因此罹患憂鬱症。事實上,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遇到情緒問題最想傾訴的對象一定是父母,希望得到幫忙或傾聽,父母的回應方式,往往出自於擔心孩子受傷、不快樂,或父母自己擔心沒辦法幫忙孩子處理情緒﹔但是孩子接收到的訊息則是:父母根本不想幫我,不瞭解我的痛苦,於是更加感到挫折。
不要責怪 用同理心一起面對情緒
醫師提出兩個重點原則:一、不要責怪孩子,多聽聽孩子怎麼說。二、用同理、陪伴的方式來跟孩子一同面對情緒。父母必須理解,情緒的消化和處理需要一段時間,讓孩子知道,父母瞭解他的難過,願意支持陪伴,而不是直接否決情緒。不要小看孩子自己處理情緒的能力,有些孩子能找到理解的路。
寒假即將開始,親子相處有更多時間,蕭亦伶醫師建議,開始練習一天五到十分鐘一對一聊天的時間,忍住不要在這個「純聊天」的寶貴時間教孩子,聽聽他怎麼說,陪伴孩子一起發洩情緒。
蕭亦伶醫師也建議,假期中若沒有特別安排的事做,家長不妨跟孩子共同討論、規劃親子活動,甚至撥出一點時間陪孩子打電動,體會孩子在遊戲中的感受,完成任務的快樂,孩子會更願意你的加入。

相關報導請見:台灣女孩壓力大 學業、身材、父母關係都上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1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八歲小女孩無特殊病史,但這半年來卻反覆蕁麻疹發作。發作時,癢疹遍布頸部、軀幹及四肢。這期間,在診療院所治療做過敏原測試,陸續服用口服抗組織胺及類固醇藥物控制症狀,但病程仍反覆發作未能緩解,因而求診安南醫院兒科賴以修醫師。經身體理學及抽血檢查後,發現甲狀腺素低下與促甲狀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桃園報導】43歲的林先生為美國矽谷的科技新貴,雖然年薪超高,但工作壓力沉重,加上經常熬夜導致身體越來越差,日前生病卻高燒不退,加上頸部腫脹不適伴隨呼吸困難,緊急就醫後,初步檢查結果為頸部感染,卻在住院期間出現敗血性休克,檢驗報告證實為超級細菌所致,及時對症下藥,才救回一命。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又是流感病毒肆虐的季節,許多民眾緊張不已,深怕家中孩童、長輩受到流感波及。萬芳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文生醫師提醒,流感不是絕症、重症也只是極少數案例,民眾無須過度驚慌,醫師也針對以下幾點常見的迷思,進行說明解答。 Q1:何謂流感快篩檢驗,若呈現陰性表示沒得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女子1年多來都沒有性生活,氣到想跟另一半提分手,開口第1句話就是:「為何不碰我?」她極度懷疑男朋友在外偷吃,或是另結新歡。苦主陳先生今年30多歲,最近與女朋友關係緊張,隱情是自己長了菜花,治療後反覆發作,擔心傳染給女友,只好找盡理由避免親密接觸。   中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