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青少年得憂鬱症? 醫師籲寒假親子多聊天

青少年得憂鬱症? 醫師籲寒假親子多聊天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國中女生小惠(化名)被同學霸凌,出現憂鬱症狀就醫,跟父母訴苦,父母則以「不要多想、不要再說了、又沒有怎麼樣!」來回應。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兒童心智門診蕭亦伶醫師指出,當孩子的世界在下雨,家長不妨撐把傘,陪伴孩子度過不好的情緒,等待雨停。寒假親子相處時間更多,建議一天空出五到十分鐘單獨聊聊天,有助建立親子關係。
青春期子女需要傾聽 父母是傾訴首選
蕭亦伶醫師表示,
青春期子女情緒容易陷入泥沼,常讓父母感到不知所措,當親子關係漸行漸遠,沒人陪伴一起處理有時會有孤獨感,甚至出現自殘行為,還可能因此罹患憂鬱症。事實上,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遇到情緒問題最想傾訴的對象一定是父母,希望得到幫忙或傾聽,父母的回應方式,往往出自於擔心孩子受傷、不快樂,或父母自己擔心沒辦法幫忙孩子處理情緒﹔但是孩子接收到的訊息則是:父母根本不想幫我,不瞭解我的痛苦,於是更加感到挫折。
不要責怪 用同理心一起面對情緒
醫師提出兩個重點原則:一、不要責怪孩子,多聽聽孩子怎麼說。二、用同理、陪伴的方式來跟孩子一同面對情緒。父母必須理解,情緒的消化和處理需要一段時間,讓孩子知道,父母瞭解他的難過,願意支持陪伴,而不是直接否決情緒。不要小看孩子自己處理情緒的能力,有些孩子能找到理解的路。
寒假即將開始,親子相處有更多時間,蕭亦伶醫師建議,開始練習一天五到十分鐘一對一聊天的時間,忍住不要在這個「純聊天」的寶貴時間教孩子,聽聽他怎麼說,陪伴孩子一起發洩情緒。
蕭亦伶醫師也建議,假期中若沒有特別安排的事做,家長不妨跟孩子共同討論、規劃親子活動,甚至撥出一點時間陪孩子打電動,體會孩子在遊戲中的感受,完成任務的快樂,孩子會更願意你的加入。

相關報導請見:台灣女孩壓力大 學業、身材、父母關係都上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1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增加18例新冠個案,分別為16例本土與2例境外移入,沒有死亡個案通報,本土個案新北市7例最多,2例感染源不明,指揮官陳時中認為,相信感染人數會慢慢降低。 ▲7月29日新冠新確診資料。(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表示,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您家中寵物打疫苗了沒?由於我國目前仍為狂犬病疫區,今年6月更首次於台東檢出黃喉貂狂犬病陽性案例,新北動保處今年於寵物公園內加開狂犬病巡迴注射,發送通知書提醒家中飼養犬貓及食肉目動物(如白鼻心、雪貂和浣熊)的飼主,記得每年帶寵物至動物醫院或防疫機關完成狂犬病疫苗注射,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民健康署、吳昭軍、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葉宏一、九九網站、中風國際文獻及世界心臟聯盟(WHF)指出,心血管疾病是COVID-19患者常見的合併症,而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COVID-19後,易有重症、高死亡率;及民眾對疫情產生恐懼,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常規就醫及急症就醫急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