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青春痘橫著長 小痘變大蟹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青春痘置之不理,小心變成蟹足腫!一名40多歲男性,在青少年時期胸口長了許多青春痘,當時不知道要保養,導致痘痘破裂造成傷口,傷口結疤後形成一塊一塊紅色的蟹足腫。十幾年過去,蟹足腫逐漸往兩側擴張成一大片。直到最近,由於蟹足腫不時的痛癢,終於讓他下定決心就醫尋求改善秘方。

書田診所皮膚科副院長曾興隆表示,蟹足腫是指疤痕不正常的增生,呈現暗紅色凸起的狀態,暗紅色凸起的範圍,若不積極治療,有可能會向外擴張増生,有時患者會感到刺痛、癢。好發於肩膀、背部、胸前、手臂等處,大多因為體質或遺傳的因素造成。

雖然醫界至今尚未明確找出蟹足腫的成因,但目前普遍認為外傷是主要的形成原因,像是手術傷口、穿耳洞等,有些人甚至連蚊蟲咬傷、長痘痘都有可能出現蟹足腫。大部分的蟹足腫出現在外傷發生後數週或數月,也有可能受傷更久後才出現;但要本身有蟹足腫體質者才會發生,若沒此類體質,發生機會極小。

治療方面,曾興隆說,目前最常見的是類固醇注射,以針頭將類固醇注入蟹足腫內,約2-4週注射一次,注射次數則會依個人狀況而有所不同。除了注射類固醇外,冷凍治療、貼矽膠片、染料雷射、脈衝光等,也都是治療的選擇之一。

曾興隆提醒,雖然蟹足腫不會致命,但痛、癢常會造成患者生活上的困擾,且外觀的影響也常使人失去自信。建議有蟹足腫體質者,在接受手術或意外受傷後,要特別小心照顧傷口,避免感染,同時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除疤藥物或用品,降低蟹足腫發生的機率;若發生蟹足腫時也應儘早就醫治療,以免疤痕擴大。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703

相關推薦

益生菌專指對人體能發揮正面效益的活性微生物,具有維持腸道健康、增強免疫力、改善過敏體質等等的功效,是許多人用來改善健康的最佳選擇。但是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五花八門,究竟該怎麼挑選才好呢?只要遵循以下七大守則,相信大家就一定能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益生菌產品。 挑選益生菌產品的七大守則 一、菌株標示清楚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60歲的楊先生,嚴重下背痛長達2年,每次至骨科診所求診,吃止痛藥、復健治療,沒過多久又復發;直到半年前,他的背痛情況加劇,連爬樓梯都無法,到醫院檢查,竟發現罹患血癌。 多發性骨髓瘤是常見血癌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劉耀中指出,該患者接受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新陳代謝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早餐的主要任務就是啟動一天身體的新陳代謝,著名外媒CNN排名了以下關於早餐的前四名錯誤與解決方式。 第一大錯誤:不吃早餐 現代人工作忙碌,常常省略早餐,看似能減少攝取卡路里,實際上是一個變肥的陷阱。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研究人員發現,為了彌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