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類固醇藥水過度使用  七旬老婦角膜穿孔險失明!

類固醇藥水過度使用 七旬老婦角膜穿孔險失明!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點類固醇藥水,差點因為角膜穿孔險失明!一名77歲女士去年2月底,因肺炎住院,主治醫師於住院中觀察到右眼角膜外觀異常,因此,請眼科醫師會診。根據病史詢問,該位女士本身有乾眼症及青光眼病史,住院之前曾出國旅遊,過程中有較長時間使用類固醇藥水,推斷是類固醇抑制免疫反應,造成皰疹性角膜炎惡化,使得角膜基質壞死,且因為青光眼所致而產生角膜穿孔,好在緊急進行眼角膜皮瓣移植手術縫補傷口,免於視力受損。
白內障、青光眼患者 當心類固醇副作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林育葳指出,類固醇藥水在眼科很常見且被廣泛使用,不論是單一使用還是合併抗生素使用的製劑。因為類固醇在人體中,是免疫系統反饋機制的一部分,有抑制發炎、抑制免疫過度反應、減少細胞增生等效果。直至今日,還沒有什麼能與它們作為速效抗發炎藥物相提並論。
人體本身也會製造類固醇,像皮質醇就是身體裡最重要的類固醇。在生命不可少,可以調節或支持多種重要的心血管、代謝、免疫和體內平衡功能。然而這種藥物的有用性,已經慢慢變成一把雙刃劍,使得它現在不斷增加過度使用的副作用,像是白內障、青光眼及眼睛感染風險。
角膜穿孔治療有方法 移植手術修補傷口
林育葳醫師說明,類固醇在人體的使用,包含眼用製劑(藥水、藥膏)、眼周注射(結膜下、筋膜下或球後注射)、眼內注射、局部皮膚使用、口服或是靜脈注射,當長期使用的情況下,都有可能會造成免疫抑制導致感染加重、青光眼、白內障等可能性,特別是使用眼用製劑、眼周注射及眼內注射的病患,必須定期檢查。
一些高危險族群,像是青光眼病史、糖尿病、小於六歲兒童、結締組織疾病患者、角膜異常(如圓錐角膜)、高度近視、或已有眼睛感染疾病的患者,則應謹慎使用類固醇,如果長期使用類固醇,更應該嚴密監測。
角膜穿孔在治療上,則需要針對感染病原給予藥物治療、控制病人的青光眼病情、使用非類固醇類的抗發炎製劑、羊膜移植或結膜皮瓣移植促進眼角膜上皮生長。可以使用角膜膠或是進行眼角膜移植手術修補傷口,讓病人得以保存視力。
建議醫師處方下用藥 回診追蹤、測量眼壓 
類固醇眼用製劑,在合理的使用下,是很好且有用的藥物,林育葳醫師強調,但是瞭解其使用方式及可能的副作用相對重要。在沒有相關病史及眼部感染的情況下,使用一至兩個星期都算安全,不過,還是要回診追蹤眼部情況、測量眼壓。
臨床上有多種的類固醇製劑,不同種類固醇的結構差異性,會影響其臨床和生物學特性。如果病人在使用上有疑問,可以詢問臨床眼科醫生,以便為每位患者作最佳的類固醇選擇,或是更換其他不含類固醇的眼藥水。提醒民眾要切記如對藥物不清楚時,並且沒有醫師的處方下,不要自行購買含有類固醇的藥物長期使用。

【延伸閱讀】

胰臟癌治療現生機 二線藥物盡力延長存活期

糖尿病患者當心! 罹「新冠肺炎」死亡率高八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無論東西方,蜂蜜自古以來就被廣泛使用於食材,也因為蜂蜜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維生素、礦物質與香甜口感,大人小孩接受度高,長久以來亦為人們保健食品的首選,在盤尼西林未問世前,西方人甚至曾將其用來殺菌消毒,以增近腸胃道功能。蜂蜜的來源取決於蜜蜂所採集的花種,產地不同的花種會決定蜂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也時常擔心自己是因免疫力不足,才導致身體常常出狀況嗎?其實出現免疫缺損症大多只佔少數,且必須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改善;成大醫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謝奇璋指出,尤其許多民眾多以為進補可以增強免疫力,其實只要平時透過均衡的飲食,維持身體平衡,相對免疫力就會提升。免疫系統能保護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罹患間質性膀胱炎會出現像頻尿、尿失禁等症狀,嚴重甚至恐因影響生活作息、自信心,提高誘發憂鬱症等風險;員榮醫院泌尿科主任盧令一指出,根據醫學統計顯示,間質性膀胱炎約9成患者都為中老年的婦女,且常出現合併下腹痛等症狀,部分患者是因膀胱容量較低所導致。間質性膀胱炎治療上必須先排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1名60歲患者,背部罹患帶狀皰疹,幾週後雖皮膚表面水泡消失,但卻出現背痛等症狀,以為是骨刺所造成,便求助偏方治療,沒想到症狀更持續加劇;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巫錫霖指出,經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患者背痛的症狀,是因帶狀皰疹所併發的神經痛所引起。由於這名患者自行誤判病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