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顯影劑使用量越大 腎損傷風險越高

顯影劑使用量越大 腎損傷風險越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綜合報導)

心導管血管攝影、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攝影等,都需要使用顯影劑,接受介入性心臟治療,例如冠狀動脈擴張術與支架置放術,也都需要使用顯影劑。國外研究發現,顯影劑使用量越大,腎損傷風險越高;研究結果已刊登於《美國醫學會期刊心臟科》(JAMA Cardiology)。

顯影劑使用量越大 腎損傷風險越高

研究團隊利用美國國家心血管登記資料,歷時3年、分析超過135萬名病患以及6000位醫師,結果發現,不同醫師進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時,顯影劑使用量差異很大,介於79至487ml之間。

研究也發現,不同醫師之間,病患發生顯影劑腎損傷的差異也很大,介於0至30%,排除控制病患風險與介入前腎功能等干擾因素,每增加75cc顯影劑使用量,發生顯影劑腎損傷機率則會增加42%。

醫師無法得知其他醫師 顯影劑使用量

顯影劑使用量越大 腎損傷風險越高評論者Somjot S. Brar表示,醫師顯影劑使用量較大,可能來自很多原因,例如缺乏顯影劑使用的認知與考量病患風險責任。如果醫師不知道其他醫師執行相同手術時,顯影劑用量就可能低於自己的使用量;或是沒有任何根據顯示,顯影劑量需要改變,很有可能仍然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執行手術。

有學者主張,應該統計介入治療醫師顯影劑使用量,同時校正病患嚴重度風險,提醒醫師是否有發生顯影劑使用量高於同儕的情形;不過,部分醫學中心專門處理較複雜的個案,若要限制顯影劑使用量恐有困難。

建立標準作業流程 及早發現顯影劑腎損傷

研究者提醒醫師與醫院管理者,應該監測顯影劑使用量,並定期回饋介入者使用量與同儕使用量的差異,以及顯影劑腎損傷的差異,同時也要建立標準作業流程,且介入治療前要評估腎功能、治療後評估腎功能,才能及早發現顯影劑腎損傷個案。

參考資料、文獻來源:

1.翻譯人員: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李若綺

2.參考文獻:Amin, A.P., Bach, R.G., Caruso, M.L., et al. Association of Variation in Contrast Volume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AMA Cardiol.Published online July 05, 2017. doi:10.1001/jamacardio.2017.2156

3.參考文獻:Caitlin E. Cox. TCTMD. https://www.tctmd.com/news/highs-and-lows-contrast-volume-pci-varies-greatly-among-us-physicians

4.名詞解釋: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簡稱PCI)為撐開已窄化的冠狀動脈,使血液再流通的手術。介入手術可減少冠心病病人之心絞痛,並且使其心臟功能增加。這手術利用穿刺皮膚方法將導管放入腹股溝之股動脈或手腕橈動脈,再利用X光技術引導導管進入心臟。此一手術在急性冠心病發作時,可發揮救急扶危的功效。

5.名詞解釋:急性腎損傷: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簡稱AKI)係由急性腎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簡稱ARF)修改而成,為了修正原本容易被誤以為急性腎衰竭的病理變化只有二分概念,以及將急性輕度腎功能降低的情況包含在其中,急性透析品質創始小組(Acute Dialysis Quality Initiative Group, ADQI)在2002年使用新的定義標準RIFLE criteria,根據血清肌酸酐及尿量的變化將病人分為三種程度的腎損傷(Risk, Injury, Failure),再將病人的預後分成兩種情況(Loss 與 ESRD)。

6.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

7.《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6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1名20歲大學生,為了訓練肌肉,連續兩個月來,每周至少三至四次上健身房練習舉重,但沒想到後來雙腿卻出現嚴重靜脈曲張,甚至血管擴張變形,皮膚表面還出現像蜘蛛網的痕跡,就醫診斷,確診為靜脈曲張導致爆血管所致。 運動姿勢錯誤導致靜脈曲張 原來這名大學生過去未有運動習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K他命竟包裝成枇杷膏、跳跳糖。國內近期查獲販毒集團以多元手法偽裝毒品,用跳跳糖等零食包裝毒品,或將K他命滲入枇杷膏、果凍後再販售。去年食藥署統計,更發現高達8成飲品,含有二、三級毒品或新興濫用物質成分。 青少年吸毒K他命居多 根據食藥署103年全國物質使用調查顯示,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哺餵母乳對嬰兒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出生後應至少以純母乳哺餵至少六個月到二年,同時再加上適當營養補充。然而,因為現代職業婦女除了少數可以親自哺餵母乳外,大多以工作場所集乳後,下班帶回給寶寶食用,一樣可享用媽媽愛心。但是有愈來愈多職業婦女需要輪值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