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顱內動脈取栓術救回缺血性腦中風 FAST降低失能風險

顱內動脈取栓術救回缺血性腦中風 FAST降低失能風險

【NOW健康 王澍清/宜蘭報導】中風時,會導致部分腦細胞快速死亡,即使救活也可能會有失能後遺症,但隨著近年治療上的突破,目前在符合條件的缺血性腦中風病人身上,已發現若能及早進行顱內動脈取栓,對病人的預後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宜蘭1位49歲的莊小姐被送進醫院急診時,已呈現昏迷狀態,透過電腦斷層腦血管攝影檢查,發現為基底動脈阻塞所造成的急性缺血性中風,中風指數已到29,屬於重度中風,所幸送醫及時,經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外科羅揚嵐主任採取顱內動脈取栓術,將血管內血栓移除,莊小姐在11天後已可出院,回到工作崗位。


羅揚嵐主任表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通常讓人措手不及的發生,主要是因腦血管阻塞使大腦局部組織因得不到血液灌流而發生功能失調的狀況,症狀包含:口眼歪斜、突然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口語、單側肢體無力或麻痺、暈眩、昏迷等,多數中風的病人,當症狀發作時,因大腦得不到血流灌注,導致腦細胞快速死亡,因此即使救活,也容易留下失能的後遺症。


莊小姐的中風症狀及時發現後接受動脈取栓術,術後即恢復意識,當天即可移除氣管內管,並在2天後轉出加護病房,11天後已可自行步行出院、恢復平日生活,日後只需定期回診追蹤即可,可說是不只挽救人生,也幫助家庭免於陷入照護上的困境。


在2015年,顱內動脈取栓術在治療大血管阻塞的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上,列入美國中風學會(AHA/ASA)腦中風治療指引,研究發現,在符合條件的缺血性腦中風病人身上,及早進行顱內動脈取栓,對病人的預後有顯著正向影響,是中風治療上的一大突破。此外,腦中風病人的預後,也十分仰賴完善的腦中風醫療團隊合作,除了能在有效時間內,為病人爭取更多時間接受治療外,在治療後給予病人適切的復健與照護指引,也是協助病人復能與減輕家庭負擔的重要課題。


台灣目前將時間窗內(腦前循環8小時內;腦後循環24小時內)顱內動脈取栓術的治療納入健保給付,不過羅主任仍提醒,及時送醫依然是腦中風治療的搶救關鍵,越早接受治療,將能越有效減少病人日後失能的後遺症,建議民眾謹記中風評估口訣「FAST」:


口訣1:「F」ACE: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
口訣2:「A」RM: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
口訣3:「S」PEECH: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
口訣4:「T」IME:以及看到其中1種徵兆,立刻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送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塵蟎誘發過敏體質 想擺脫鼻過敏應先改善鼻腔環境
▸國產新冠疫苗4大廠加緊腳步 最新進展1張圖表掌握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被網友稱為最強背包客陳岳賢,儘管已經走過40到50個國家,旅遊豐富經驗,但每次出國之前仍是戰戰兢兢,做好功課,備妥可能用得到的藥物,他提到,不想因為身體不舒服,而無法享受難得的假期。 暑假為出國旺季,想玩得開心,在旅遊途中當然必須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與屈臣氏17日舉辦「快樂遊玩FUN心GO...

閱讀詳情 »

升國一的暑假期間,小均花很長的時間在玩網路遊戲,媽媽雖然知情卻並未多加限制,直到國二,小均日夜顛倒沉迷網路世界,幾乎不睡覺,且對同學出現敵意、看到同學在聊天就覺得他們在說自己壞話,最後被父母帶來醫院就診。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許雅惠評估小均出現失眠、憂鬱、焦慮情況,除了給予藥物治療外,也轉介給...

閱讀詳情 »

對許多男生來說,比悲傷還要悲傷的事應該就是禿頭掉髮的問題,明明年紀還不老,但頭髮卻稀疏光禿,看起來就像老了10幾歲,臺北榮民總醫院特別設計1套皮膚拉撐裝置,藉由拉扯毛髮的張力讓毛髮再生,經動物實驗顯示,可誘發毛髮幹細胞的再生。 皮膚部皮膚診斷科主任陳志強指出,頭髮在人類社交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禿髮...

閱讀詳情 »

細胞治療拚速度,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繼日前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及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送件後,再添合作對象,17日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宣布與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院長侯勝茂依「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開放之細胞治療將合作送件,尖端醫提供各種細胞培養技術,加上新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